这话你听听就好了。
当真?
那你太傻了。
……
时间一晃。
来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京城,玉泉池。
早春的寒意还未完全褪去,池边的柳树却已悄然抽出嫩绿的枝芽。几个精神矍铄的老爷子正围着一张石桌,就着一盘五仁馅儿的元宵,下着象棋,吵得面红耳赤。
他们已是步入耄耋之年,老态龙钟却一个个中气十足,别看他们像市井小民一样争吵不休,都是曾经叱咤风云退下来颐养天年的一方大佬。
不远处的凉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黄晁、陈院长,两位大佬围坐在一张紫砂茶海旁。茶香袅袅,是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
桌上。
同样摆着一盘围棋。
黄晁和陈院长在手谈。
白也坐在陈院长旁边的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黑芝麻汤圆,呼哧呼哧吃得正香。
家人们谁懂啊!
元宵节被喊到玉泉池吃汤圆。
我家没汤圆吃吗?
奔赴千里陪两老头吃汤圆真是够够的。
再说了。
这汤圆味道一般啊!
比羊肉手抓饭差了十个档次。
果然。
甜食还得看南方。
“两个臭棋篓子。”
黄晁刚把一颗黑棋落到棋盘,便听见右手边的白也撇嘴嘟哝:“还是玩飞行棋吧!”
好家伙。
我直接好家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晁瞪了白也一眼,心中暗忖:“这小子胆子是越来越肥了,竟然敢当着陈院长的面怼脸开大……”
咋滴!
想当孙猴子大闹天宫啊!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出声,陈院长没生气他可不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小子,吃完了?”
陈院长放下茶杯,眼神温和地看着白也,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白也把最后一个汤圆吸溜进嘴,擦了擦嘴,打了个饱嗝:“嗯,吃完了,陈爷爷您家的汤圆就是好吃。”
“比我妈煮的好吃多了。”
对美食最厉害的赞美是妈妈的味道。
“少拍马屁。”
陈院长笑骂了一句,脸色随即变得严肃起来:“年前上面让你回去想的事情,想得怎么样了?”
“这也没有外人,你畅所欲言,让我们两老头开开眼。”
他这话一出口,凉亭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黄晁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将目光投向白也。
听出来了。
陈院长的意思是先替白也把把关。
大人的世界里没有半刻是闲的。
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忙碌着,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可不是唠家常,这是国之大策。
真是心急捏。
一碗汤圆换一个计划。
血亏啊!
白也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兜里掏出一份用订书机订起来的、略显潦草的计划书,递了过去。
“都在这儿了。”
黄晁接过计划书,本以为会看到满篇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大构想,或是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精妙布局。
毕竟。
这两个领域。
前者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印钞机,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到,是已经在执行的趋势,不可抵挡。
后者是白也的根基所在。
漠江那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京城的小鱼汽车。
无论白也选哪个,都在情理之中。
然而。
当他看清那份计划书封面上,用黑色水笔写下的几个大字时,瞳孔也骤然一缩!
喜欢。
第426章 国之大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