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刚刚下旨,又将反对的奏疏留中,摆明了是铁定了心要破祖制,然而朱之瑜这番话,无异于当众扇了皇帝和整个勋贵集团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是将内阁得罪了个底朝天,要知道,不光讲本是内阁审核的,吴牲更是身兼翰林院教习,有直接的管教之责,现在出了这等事,吴牲都要气炸了。
现在的朝堂是什么样,谁人不知,陛下权柄滔天,皇权再一次达到了顶峰,和皇帝对着干,必然没有好下场,就是之前上疏的,也都是言辞婉转,何曾像现在这般,句句如刀。
朱慈烺的目光缓缓扫过跪伏在地的朱之瑜,扫过脸色各异的阁臣和院士,最后停留在暖阁窗外那片明媚却显得有些刺眼的阳光上。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
“朱编修,好一番‘肺腑之言,好一个‘史鉴煌煌。”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地上:“你眼中,朕的联姻之举,便是重蹈武帝覆辙的前兆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无形的威压瞬间弥漫开来:“朕登基以来,整军经武,革除积弊,所求者,无非大明中兴,驱逐鞑虏。”
“是,朕此意就是联姻勋贵,但亦是维系国本,安定人心之举,朕褫夺北地所有勋贵爵位,是为弊除累政,革新爵制。”
“意在激励尚武,重振武勋之风,扬大明军威,早日光复河山,朕,是不想再出一个成国公那样的奸佞,亦是向勋臣表明,朕对勋臣并无成见。”
“然今日所见,皆为不解朕意的反对之声,你今日借讲史之名,行攻讦之实,扰乱经筵,妄测圣意,朕痛心疾首。”
“这。。。”听到朱慈烺的解释,朱之瑜有些语塞,是啊,朱慈烺虽联姻,但前提是他之前对勋贵也是太狠,不光宗室,勋臣也全都撸了。
此举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而且有效的遏制了宗室勋贵的特权敛财,现在,稍稍释放善意,安抚勋臣,似乎也说得过去。
毕竟,被逼的狗急跳墙的成国公前鉴就在眼前,若是现在山东河南前线的两个国公或是其他勋臣再次被建奴策反,清军骑兵跨过北方天险,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瞬间,朱之瑜就冷汗连连,瞬间认识到了自己站的高度不够,看待此事确实欠妥。
“臣惶恐,未能从全局考虑,所见偏颇,请陛下治罪。”朱之瑜请完罪又接着道:“然外戚之鉴,臣认为还是不可不防。”
“臣请陛下下旨,入宫后妃之勋臣家族,不得有人掌京畿兵权,以为定制,不若,必有祸患滋生,以后若有皇嗣,难免有人滋生恶念,请陛下应允。”
‘嘶。。。大殿内,闻听朱之瑜之言,吸气声连连,不少人倒是有些佩服朱之瑜的坚持了,好一个顽固分子啊,这是公然把勋贵当贼防啊。
“你好大的胆子,朕已释明缘由,非朕喜恶,
第531章 顺势而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