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0章 张献忠坐不住了[2/2页]

明中祖:朱慈烺 斌斌有理被注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海军协助,三千军足矣。”
     “标下领命。”
     “马应试。”
     “标下在。”
     “本督命你领军五千,南下叙州府,收复各城。”
     “标下领命。”
     “甘良臣、顾存志、莫宗文、曹勋、屠龙、白侯、王万春,你们随本督坐镇嘉定,率本部两万余中军待命,以资不测。”
     “标下领命。”
     值得一提的是,顾存志乃大明开国功勋,滕国公顾时九世孙,莫宗文乃贵州人氏,一路平叛升任四川副总兵。
     “传命松潘副将朱化龙,命他们暂且驻守龙安府,等待本督军令。”
     这一下,樊一蘅四面出击,直逼成都,搞得张献忠一下子就慌了神。
     张献忠入川比较突然,把本就散乱在四川各地,没有准备的明军,凭借军力优势,摧枯拉朽的击散了,但还是那句话,川地太大了。
     而且川地水系、山系、土司密布,被逐个击破的明军并未消散,而是在各地张献忠触碰不到的地方蛰伏了下来,如今两边登高一呼,各地明军从者如潮。
     轻轻松松就在川地聚起数十万大军,而大西在川地的治理并未牢固,百姓仍然心向大明,认为大明才是正统,反攻收复事半功倍。
     是以,在起事后短短不到两个月,张献忠在四川的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了。
     这并非是朱慈烺穿越来这个世界影响了川地多大的动静,事实上,川地的作战,朱慈烺基本没有任何部署,本就是意外之喜。
     除了派海军稍作协助,并发了一些军费外,朱慈烺并未插手什么。
     历史上,四川的反攻本就是如此,而且同样迅猛,杨展、曾英各在川东、川西迅速壮大,各聚兵十数万,逼得张献忠逃离成都北上,遭遇清军战死。
     现在这一切,本就是在按照原有的历史行进,只是比历史上早了一年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月初十,数路大军齐头并进,夹击成都,张献忠大惊,好在张定国率南征军八万余返回成都,张献忠这才安心不少,命张定国在成都以南布防,严防明军北进。
     另一头,又急命张文秀收缩所有兵力,整军于潼川州驻防,抵御明军西进,又慌忙传令汉中,命张可望率军十万回防四川,准备集大军平定明军的反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压垮张献忠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到来了。
     驻守顺庆府(南充)、保宁府(阆中)的守将刘进忠,见身后的张文秀在潼川州只堪堪聚集收拢四万大军,而对面曾英率军十几万。
     刘进忠认为张献忠大势已去,便召集保宁府两万守军南下,汇合顺庆府守军两万,共计四万大军,直接率军向陈士奇、曾英归附请降了。
     这下子,张献忠一下就上火了,成都东部只剩张文秀的四万军,成都只剩张定国八万军,外加成都守军五万,堪堪十七万大军。
     而东西明军直奔三十万往上,眼看等不及张可望率军回援成都了,等简州、资阳、资县相继传来失守,邛州、眉州五万大军只剩三万败退回成都后,张献忠真的慌了。
     再三考虑后,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选择了启程,继续换个地方流窜,打算干回老本行了。
     还真是一类人,流寇就是流寇,反应如出一辙。
    喜欢。
  

第370章 张献忠坐不住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