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八十年代哄骗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19[1/2页]

快穿:不孝女补偿手册 山游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七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这样的天气林观复奔波在路上时时常有种命苦的感觉。
     但她不能停下,而且临县的供销社还没拿下,还得继续和供销社的采购科长磨破嘴皮。
     林观复好不容易回到银石镇上灌了大口水,陈霞端过来用井水镇过的西瓜,一口啃下去透心凉。
     林观复缓过来后想到家里农忙:“妈,你回家的时候多带几条肉,这段日子农忙,家里还有大伯他们帮忙,我找人订了一头猪。”
     陈霞没有舍不得,本来农忙时就要油水,更何况帮忙摆摊也多了几分见识,以往精打细算也是因为生活所迫。
     “行,我后天回去一趟,到时候直接把肉提到你大伯家去,你爸都在你大伯那吃饭,辛苦你大伯娘他们了。”
     林观复嗯嗯点头,让她再拿些罐头和饼干回去。
     林观复正在和印刷厂的设计员就着木兰罐头实业厂的标签图案讨论。
     “你要是真想要加的话,现在城里就加这些仙女画。”
     林观复摇摇头:“我加这些干什么?我是要卖罐头的。”
     上次设计的标志还是太简单,根据现在扩充的速度,林观复自然要快点将商标定下来。
     “就用木兰的人物形象吧,英姿飒爽些,扎个高马尾,手里拿着枪。”
     “再加一棵梨树。”
     有人怯生生地插话:“厂长,能不能加一些小故事?我家小侄女好像就喜欢收集糖纸上的故事,读书读不进去,但对这些小故事记得特别清楚。”
     林观复笔尖一顿,她想到的是小时候收集的那些印有歌词的零食包装袋,虽然他们的罐头没有这么大的施展空间,但不代表不能赠送故事卡片集啊。
     都是小孩子的年纪过来的,有时候就喜欢附赠的小东西。
     “你说得很好。”林观复夸赞一句,脑子里有了具体的想法。
     几天后,新设计的标签打板出来,效果比她想的还要好。
     一枝梨花倾斜而出,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傲然挺立,还有一批用蝇头小楷印着梨花传的故事卡片新鲜出炉。
     林观复直接套用樊梨花和花木兰的故事,别说小孩子,就连厂里的大朋友们也都喜欢看。
     杜志看着被拆分成好几张卡的故事,本来就没多少字,还被拆分成5张卡,他已经能想到为了凑齐这五个连续的故事卡片,会有多少孩子愿意重复购买。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清楚?
     那自然是因为他是第一个中招的。
     效果远超预期,木兰罐头的故事卡片风靡小朋友中间,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手里已经凑齐了好几套完整的故事集。
     反正家里都要买罐头,为什么不买一个味道好、有故事的呢?
     孩子们都攀比着谁收集的更多,但因为只有五张,集齐的难度并不大,他们手里也没钱,只能央求着父母买,顺带着在大人里面刷了一波存在感。
     再一次给供销社送货,苏科长没想到冰糖雪梨罐头居然成为供销社的热卖品,畅销度超乎人想象,不仅仅是单买,还有很多人拎着成箱的去送礼,林观复赠送的礼品袋也很有面子。
     林观复则是趁着这趟进县城去了一趟省城,省报的人没想到居然有人来找他们登报。
     “这不太合规矩吧?”
     林观复现在是死缠烂打的厚脸皮心态,“但也没有人规定省报就不能打广告。再说啦,您放心,我们是规规矩矩的乡镇扶持企业,我本人也有执照挂靠在省大,绝对不会因为产品质量原因让省报名声受损。而且我们只登中缝,不要求什么大版面,能给我们留一个小角落就行。”
     林观复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送给报社的下午茶罐头,综素那是把方案谈成了。
     每周两次的中缝广告,每次30块,连登一个月,直接全

第19章 八十年代哄骗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1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