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5章 来自张美丽的举报[1/2页]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龙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家的覆灭来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
     当全副武装的战士们押着宋家五兄弟及其党羽走出祠堂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作为村霸,他们这个村,可是没少被宋家欺负。
     村民们从躲藏的房屋中探出头来,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看见宋铁山那张标志性的刀疤脸上满是灰败,才确信这不是做梦。
     “老天开眼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跪在路边,老泪纵横地对着天空磕头。
     张村长站在祠堂门口,看着被押上军车的宋家人,激动的浑身发抖。。
     他转向身旁的苏建国。
     “建国啊,你...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苏建国望着远去的军车,得意一笑。
     “张村长,宋家作恶多端,早就该有人收拾他们了。我只是恰好认识部队里的人。“
     事实远比这复杂。
     苏明超的老战友李营长接到消息后,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上面早就注意到保定地区存在地方恶势力,宋家正是重点监控对象之一。
     这次事件给了上面一个绝佳的收网机会。
     当天下午,县里就炸开了锅。
     宋家老二宋铁林在县里的保护伞。
     公安局副局长马德彪正在办公室喝茶,就被突然闯入的纪委人员带走。
     紧接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几名官员相继被控制,他们都是多年来为宋家提供庇护的“关系网“。
     “听说连县长都被叫去问话了!“
     张村长从县里回来,激动地向苏建国汇报最新进展。
     “宋家这次是彻底完了!“
     苏建国点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
     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妥善安排岳母的后事,以及如何安置岳父和大舅哥。
     王老太太的葬礼在三天后举行。
     那天清晨,李家村的天空格外晴朗,仿佛老天也在为这位善良的老人送行。
     村民们自发前来送葬,队伍从村头排到村尾。
     许多受过老太太恩惠的人都红了眼眶,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她家吃过饭的孤儿寡母。
     “老太太心善啊。“
     一个中年妇女抹着眼泪对王秀兰说。
     “那年我男人死了,家里揭不开锅,是您娘偷偷给我家送了一袋面...“
     王秀兰穿着素白的孝服,眼睛红肿得像桃子。
     她机械地向每一位前来吊唁的村民回礼。
     苏建国一直站在她身旁,时刻准备扶住随时可能倒下的妻子。
     葬礼结束后,苏建国召集全家人商量后续安排。
     “爸,大舅哥,你们收拾一下,明天跟我们一起回四九城。“
     苏建国对坐在堂屋的王老爷子和王大江说。
     王老爷子摇摇头,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坚决。
     “建国啊,我和你大舅哥商量好了,我们就留在老家。“
     “什么?“
     王秀兰猛地抬头,眼泪再次涌出。
     “爸!您一个人在这怎么行?大哥身体也不好...“
     王大江坐在轮椅上,艰难地开口。
     “妹、妹夫...我、我们想好了...老家熟人多...方便...“
     苏建国看着两位残疾的亲人,心中了然。
     老人恋旧,尤其是到了这个年纪,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但他也担心他们的生活。
     “爸,您和大舅哥在这,秀兰会担心的。“
     苏建国委婉地劝道。
     王老爷子摆摆手,声音沙哑却坚定。
     “我七十多了,活不了几年了。死也要死在自家炕上。再说,你妈还在这呢,我得陪着她...“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王秀兰。
     她扑到父亲膝前,放声痛哭。
     “爸!您别这么说...您跟我走吧,我伺候您...“
     王老爷子颤抖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老泪纵横。
     “傻闺女,爸知道你孝顺。可爸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你大哥也需要人照顾...“
     苏建国看着这一幕,心中酸楚。
     他蹲下身,轻轻搂住妻子的肩膀。
     “秀兰,爸和大舅哥既然决定了,我们就尊重他们的意愿吧。“
     王秀兰抬起泪眼。
     “建国!你怎么能...爸一个人在这...“
     “不是一个人。“
     苏建国安慰道。
     “有大舅哥在,还有张村长和乡亲们照应。我们也可以经常回来看他们。“
     他转向岳父,语气郑重。
     “爸,您真决定了?“
     王老爷子点点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决定了。我这把老骨头,哪也不去。“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从内袋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给岳父。
     “爸,这是一千块钱,您和大舅哥先用着。不够了随时给我打电话。“
     王老爷子推辞不过,最终颤抖着接过信封。
     王大江转动轮椅上前,艰难地握住苏建国的手腕。
     “谢、谢谢...妹夫...“
     苏建国拍拍大舅哥的肩膀。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已经跟张村长说好了,他会定期来看你们。有什么需要,直接告诉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天晚上,苏建国又特地去了张村长家一趟。
     “张村长,我岳父和大舅哥就拜托您了。“
     苏建国将一个稍薄的信封塞给张村长。
     “这是一点心意,您别推辞。“
     张村长连忙摆手。
     “建国,你这是干什么?老王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照顾他是应该的!“
     苏建国坚持道。
     “张叔,您收下吧。就当是帮我岳父买些生活用品的钱。另外...“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
     “这是我四九城家里的电话和地址,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
     张村长这才收下信封和纸条,郑重地点头。
     “你放心,我会常去看他们的。“
     第二天清晨,李家村的晨雾还未散去。
     苏建国和王秀兰就准备启程了。
     王秀兰站在父亲和大哥面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紧紧抱住父亲瘦弱的身体,声音哽咽。
     “爸,您一定要好好的...我、我过年就回来看您...“
     王老爷子强忍泪水,拍着女儿的背。
     “去吧,去吧...好好过日子...别惦记爸...“
     王大江坐在轮椅上,眼中满是不舍。
     苏建国看了看手表,轻声提醒。
     “秀兰,该走了。“
     王秀兰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父亲,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停在门口的吉普车。
     当吉普车缓缓驶离村口时。
     王秀兰再也控制不住,她直接下车跪在地上,对着还在看着她的父亲和大哥磕了三个头。
     “爸!大哥!保重啊!“
     她的哭喊声在清晨的村庄上空回荡。
     。。。
     吉普车缓缓驶入四九城。。
     王秀兰靠在车窗边,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
     她的脸色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青黑色,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连呼吸都显得那么轻。
     苏建国侧头看着妻子,心头一阵酸楚。
     这大半个月来,从岳母突然病重到离世,再到与宋家的那场风波,王秀兰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她像一根绷紧的弦,现在终于到了极限。
     “老李,先送我媳妇回家。“
     苏建国对司机说道,声音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妻子难得的安静时刻。
     车子在四合院门前停下,苏建国轻轻推了推王秀兰的肩膀。
     “秀兰,到家了。“
     王秀兰如梦初醒般眨了眨眼,茫然地看向窗外,然后缓缓点头。
     她的动作迟缓,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透着疲惫。
     苏建国先下车,绕到另一侧为妻子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扶她下来。
     王秀兰的双腿似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刚下车就踉跄了一下,苏建国连忙一把搂住她的腰。
     “小心。“
     他低声说道。
     王秀兰勉强扯出一个微笑。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苏建国心疼地叹了口气,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搀着妻子走进院子。
     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老槐树发出的沙沙声。
     苏玉珍是做完豆腐,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院子里空无一人。
     “你先好好睡一觉。“
     苏建国把王秀兰扶到卧室,帮她脱下外套。
     “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王秀兰摇摇头,直接倒在炕上,连鞋子都没脱。
     “不用了,我就想睡会儿...“
     话音未落,她的眼皮已经沉重地合上,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苏建国站在床边,静静地看了妻子一会儿。
     他轻手轻脚地为妻子盖上被子,又小心地脱掉她的鞋子,然后悄悄退出房间,轻轻带上门。
     回到院子里,苏建国深吸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色。
     虽然家庭事务刚刚告一段落,但作为一家之主,他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
     尤其是那些被搁置了大半个月的生意。
     “老李。”
     苏建国走向还在等待的司机。
     “你先回厂里向刘厂长复命吧,就说我改天亲自登门道谢。“
     送走司机后,苏建国从杂物间推出那辆自行车。
     车座上已经积了一层薄灰,他用袖子擦了擦,然后跨上车,向二号店的方向骑去。
     苏建国蹬着自行车,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
     路边的店铺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行人匆匆,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
     这是四九城最寻常也最鲜活的生活气息。
     离开这么久,苏建国心里其实没底。
     虽然走之前把二号店交给了大女儿苏玉芬打理,但她毕竟没有太多经验。
     而且现在正是蔬菜生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新菜还没下来,全靠反季节蔬菜撑着。
     想到这里。
     苏建国不禁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当“苏记蔬菜行二号店“的招牌映入眼帘时,苏建国眼前一亮。
     店铺门口排着长队,顾客们提着篮子或推着小车,

第185章 来自张美丽的举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