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凝视着这颗凝聚天地生机的心脏,掌心的地脉钥匙在灵气滋养下泛起温润的玉光,钥匙表面的婴儿足印纹路与心脏的光点脉络隐隐呼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深吸一口气,将三十年来接生时积累的善念与敬畏凝聚于掌心,缓缓将钥匙按向那颗跳动的核心。
钥匙接触心脏的瞬间,仿佛水滴融入江海般毫无阻碍,瞬间化作一道流光渗入其中。
融入的刹那,地脉之心爆发出万丈金光,这光芒并非灼人的烈焰,而是如母亲怀抱般温暖柔和的圣光,如潮水般漫过陶李芬的四肢百骸。
她的灵识被这股圣光温柔托举而起,穿过层层叠叠的岩层时,能清晰感知到岩壁中流淌的地脉灵气,它们如见到君王的臣民般纷纷退让,在她灵识周围形成金色的通道。
灵识升腾至地脉上空的刹那,整个忧乐沟的地脉全貌如画卷般在她眼前展开。
大地之下,无数条银色的灵脉如江河般奔腾,它们发源于地脉之心,蜿蜒流淌至村落、田野、山林,最终汇入豆腐堰的水系,形成完整的灵气循环网络。
她能清晰“听”到灵脉流动的声音,那是比最清澈的溪流还要悦耳的韵律,每一处灵脉节点都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标记着生命聚集的村落与牧场。
视线掠过大地表层,蜿蜒的河流如碧绿的绸带缠绕着山谷,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灵气顺着河床的走向缓缓流淌,所过之处水草丰美,鱼虾欢跃,连岸边的鹅卵石都被滋养得温润如玉。
河流两岸的村落里,袅袅炊烟正从青瓦白墙间升起,淡青色的烟柱在晨光中与地脉灵气交织,化作淡淡的雾霭笼罩着村庄。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正坐在石凳上晒暖,他们的呼吸节奏与地脉跳动完美同步,每一次吐纳都在吸收着天地灵气。
更远处的田埂上,一群孩童正在追逐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如银铃般清脆,奔跑的身影在金色的阳光下跳跃成灵动的音符。
孩子们脚下的土地里,嫩绿的禾苗正顺着地脉的节拍拔节生长,每一片叶子都舒展着吸收阳光雨露,整个田野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这一刻,陶李芬灵窍处的八卦纹突然剧烈闪烁,与心窍中涌动的守护意念产生强烈共鸣。
灵窍中流转的先天之气与心窍中沉淀的凡俗善念如阴阳鱼般旋转交融,散发出和谐的金光。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与地脉之心融为一体:地脉的每一次跳动都在她的灵识中形成共鸣,生灵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她的心间留下温暖的印记。
她能感知到豆腐堰水底阴脉消融后的清爽,能体会到村落中产妇临盆时的期待,能触摸到孩童赤脚踩在田埂上的温热。
她的灵识化作无数光丝,与地脉的每一处节点相连,与生灵的每一次心跳相通,真正做到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分不清哪是她的意识,哪是地脉的脉动,守护的信念在这一刻升华为与天地共生的永恒誓言。
她知道,自己将成为地脉的守护者,用一生去践行那份敬畏生命、守护共生的神圣承诺。
当陶李芬的意识回归躯体时,她已身处忧乐沟的地脉出口,清新的空气涌入鼻腔,带着草木的芬芳。
朝阳正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她身上,灵窍处的八卦纹与阳光交相辉映,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她抬头望向天空,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秘境不在地脉深处,而在每个生灵的心中;真正的答案不是超凡力量,而是对生命永不停歇的守护与敬畏之心。
忧乐沟的雾霭彻底散去,露出了青山绿水的本来面目,生机勃勃。
地脉重新流动的声音如天籁般悦耳,滋养着这片饱经创伤却重获新生的土地。
陶李芬握紧拳头,转身向充满生机的村落走去,她知道,新的守护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她将带着所有生命的信念与期盼,坚定地走下去,让地脉共生的真谛永远流传。
晨曦尚未穿透忧乐沟的浓雾,老宅上空已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
雾霭如浓稠的牛乳般在屋檐下流动,将雕花窗棂晕染成模糊的剪影,空气中漂浮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混杂着淡淡的檀香,那是祭台上常年供奉留下的味道。
陶李芬盘膝坐在祭台中央,身下的蒲团已被岁月磨得发亮,她双目微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灵窍处的八卦纹正随着呼吸轻轻律动,泛着若隐若现的淡金色光晕。
周身萦绕的淡金色灵气如薄纱般流转,与窗外的地脉气息遥相呼应,形成一圈圈无形的涟漪,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着古老的对话。
陶李芬知道,地脉之心,所谓心向往之,非止一处。
喜欢。
第710章 与地脉之心融为一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