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引导,如同治水,堵不如疏——大禹治水的智慧此刻在他心中闪耀,强行堵塞只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唯有疏导才能长治久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正的修行也并非逆天而行,而是与天地共鸣,借势而为——如同航海者利用风力,既能快速前行,又不会被风浪吞噬。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立即平心静气,调整呼吸,鼻吸鼻呼,将气息引入丹田,神魂不再动荡,在《蜂花柬》上的修行,也因此有了显着进步——体内的阴气运转更加顺畅,如同河道被疏通,不再有阻滞;与植物的沟通也更加清晰,能听懂它们更细微的情绪,是喜悦、是痛苦、是恐惧、是平静。
对他个人而言,能有如此进步,今天即便付出再多代价,也都值了,这进步不仅是术法上的,更是心境上的升华。
在这转瞬之间,稳住心神的邱癫子,看清了诸多隐藏的玄虚。
从柴房发出的这一道闪亮,如同半空中陡然划过的一道“火闪”,照亮了风水格局的每一个细节,连最细微的气流动向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忧乐沟,人们把闪电称作“火闪”,认为那是天地能量的显现,能驱散邪祟,带来祥瑞,是神灵的启示。
那种不打雷、不变天,只出现“火闪”的现象,偶尔也会发生,被视为大吉之兆,预示着有大事发生,或是贵人降临,或是冤案昭雪。
刚刚这一闪,外行人并未在意,只当是普通的光线变化,该干活的干活,该闲聊的闲聊;而内行人,恐怕只有邱癫子和三老太爷两人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那是风水格局被激活的标志,是圣门力量的展现,是天地发出的信号。
所以,并未引发任何骚乱。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隐藏着无尽的危机与神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气场的平衡是脆弱的,如同堆叠的积木,一个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崩塌。
三老太爷把灯放出去,显然是帮了邱癫子一个大忙,这表明他不仅洞悉邱癫子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或许是通过圣门的感应,圣门能传递信息;或许是自身的推演,他的心灵丝缕推演术能预知未来),还在他们即将功亏一篑之时,巧妙地施以援手,如同黑暗中的指路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同时,老人家的这一行为,也表明了对邱癫子做法的认可,这一表态至关重要,关乎日后诸多重大事件的走向——邱癫子知道,有了三老太爷的认可,他在忧乐沟的行动将减少许多阻碍,陈家的人或许会给予更多的支持,村民们也可能更加信任他。
许多神秘灵异之事,就由这盏在大白天点燃的小小清油灯引发。
灯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与空气中的能量结合,形成了可见的光轨;灯光的频率与地脉共振,引发了磁场的变化;灯芯的跳动与某些维度的能量波动同步,打开了短暂的通道……
说不定三老太爷也有意借助邱癫子的能力,毕竟真正懂风水的人才实属罕见,培养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风水师更是难上加难,如同良驹易得,伯乐难寻。
邱癫子的《蜂花柬》秘术,正好能与圣门的力量呼应,或许能完成三老太爷无法独自完成的事情。
至于其他深意,彼此心照不宣即可,无需明说,有些事情点破了反而不好。
然而,这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策划与算计,无人知晓,或许是陈家为了守护圣门,抵御即将到来的劫难;或许是为了应对高速公路的修建,寻找新的风水平衡点;又或许两者皆有,这都需要邱癫子进一步去探寻。
这一闪之间所显现的场景,正是邱癫子联合五大奇树,耗费海量底蕴(奇树的能量、自身的阴气),一心想要探寻的结果。
奇树们为此透支了数年的生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邱癫子也消耗了近半的阴气,面色都有些苍白。
如今结果已然呈现,邱癫子必须万分珍惜,仔细分析,如同收藏家得到稀世珍宝,每一个细节都不愿放过,他要将这场景牢牢刻在脑海中,反复回味,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否则,他自己徒劳无功倒也罢了,三天期限一到,拍拍屁股离开,可他插手的老农会大院子这个烂摊子又该如何是好?
那些依赖大院生存的村民,他们的房屋、土地都将被高速公路占用,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祠堂、戏台、老井……都将被拆除,数百年的历史将毁于一旦。
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使命。
终于看清了!
这座一进二的柴房,在整个大院子的风水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
第206章 偏见异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