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雨感慨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如同仰望星空的人羡慕星星的光芒,却没有嫉妒,只有纯粹的赞叹,“我这辈子,能在书法上有所小成,作品能被人认可;能培育出几棵好苗子,学生能写出工整的字,就心满意足了,不敢奢望太多。”
“世代相传,‘简家之人,无不贤!
这句古老的传言,已流传了数百年,从明朝到清朝,从民国到现在,祖辈口中传到我们这一代,见证了简家世代的辉煌与智慧,简家的每一代人都有奇人异事流传。
近些年来,随着简洛的成长,又有一句新的神秘传言传开,叫‘简家之人,不得闲!”
方雨引用着民间的说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如同孩童听故事般专注,“听闻上门找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有农民请教农耕技巧,如何让庄稼增产;有工匠请教技艺改良,如何让工具更顺手;有学子请教学习方法,如何能举一反三,都快形成一股奇异的风潮了,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平了,木头都被磨得发亮。
咱们这位老同学,在龙王镇学术界新生代中,宛如一位神秘的领袖,令人敬畏,他说的话、做的事,都被人揣摩、效仿。
可惜啊,他并未走上职业引导者的道路,而是选择留在农村,与土地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许这就是他的追求吧,大隐隐于市,大智若愚,在平凡中彰显不凡。”
“说到传言,其中不乏许多神秘而奇异的言论,有的说他能与草木对话,知道哪棵树生病了,哪朵花要开了;有的说他能预测天气,提前知道何时下雨,何时刮风;有的说他能看透人心,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只是外界对其误解太深,认为是无稽之谈,是封建迷信,其实这些都是他与自然和谐共生、洞悉规律的体现,是智慧的结晶,不是迷信。”
方雨为简洛辩解道,语气坚定,如同在扞卫真理,“简洛便是以传言的现象,来对比我的书法——传言如同书法的表象,看似纷繁复杂,实则有其内在的规律,如同树的枝叶再多,也离不开树干;书法如同传言的本质,笔画结构便是其根本,如同人的骨架,支撑着整个身体。
听我找出自己书法上的弱点后,简洛似乎很是满意,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那目光如同阳光,温暖而鼓励,这才开始对我进行细致入微的奇异指点,告诉我‘人字虽简,只有一撇一捺,却是最难写的字,写好‘人字,便掌握了书法的精髓,如同做人,简单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懂得支撑与包容,才能立于世。”
吴楚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烟卷,烟灰再次掉落。
此刻他对简洛的看法悄然发生了改变,坚冰开始融化,或许这位老同学,真的如方雨所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奇人,拥有着改变他人命运的力量,那种力量不是权力,不是金钱,而是智慧与善意,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他看着墙上那些形态各异的“人”字,突然觉得,每一个字都仿佛活了过来,在诉说着方雨的坚持,从稚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也在诉说着简洛的智慧,那种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能力。
这小小的书房里,仿佛蕴藏着整个世界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一撇一捺都是人生的写照,一浓一淡都是生活的滋味。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村委的人估计已经到齐了,不能让他们等太久,误了公事。”
吴楚站起身,拍了拍方雨的肩膀,那肩膀虽然消瘦,却充满了力量,如同压不垮的脊梁,“好好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大书法家,到时候我来为你捧场,在县里给你办个书法展,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字,看到你的才华。”
方雨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那感动如同暖流,淌过心田,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谢谢你,老班长,有你这句话,我更有动力了,就算再难,我也会坚持下去,不辜负你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的梦想。”
他送吴楚到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军绿色的身影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才转身回到书房,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在宣纸上写下一个新的“人”字,这一次,那“人”字撇捺舒展,如同张开的双臂拥抱世界,气韵流畅,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力量,仿佛预示着他的人生,也将如这字一般,挣脱束缚,绽放光彩,在书法的世界里,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PS:遍地皆恩报不完,是谁解沉舟第一章VIP章节所要分享给您我的话。你的支持无怨无悔,我的祝福不离不弃!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
第119章 简家之人无不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