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悟,仿佛在这一瞬间,他冲破了神秘的迷雾,看到了某种更为深刻的真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黑夜里亮起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等同!这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没几个人去深入思考,去加以利用。”马啸啸回应道,她的声音中,也隐隐透露出对这神秘真相的思索,眼神中带着一丝领悟,仿佛也被这智慧的光芒照亮,原本迷茫的眼神变得清澈起来,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不等同!物有其性,水有水性——能穿石,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能载舟,也能覆舟,取决于如何驾驭; 能结冰,在低温下凝结成坚硬的固体。
石有石性——坚硬,能承受重压; 沉默,历经千年也不言语; 持久,不易被风化。
人亦有其独特之处,有思想——能思考过去,总结经验教训,规划未来,设定目标; 有情感——能爱,对亲人、爱人的深情; 能恨,对邪恶、不公的憎恶; 能悲,为失去而伤心; 能喜,为收获而快乐; 有意志——能坚持,为了目标不懈努力; 能放弃,懂得适时止损; 能抗争,面对压迫敢于反抗。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 能够选择,在多个选项中做出决定,权衡利弊; 能够创造,将想法付诸实践,制造工具,从石器到铁器,从蒸汽机到电脑,改造环境,让沙漠变成绿洲,让荒原长出庄稼。
看似与物相似,都存在于这天地之间,由原子构成,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而物不能,草木无法思考如何长得更好,鸟兽无法制造工具改善生活。
万物各有差异,看似像人却又并非人,草木有生命却无思想,无法思考自身的存在,不知道自己为何生长,为何枯萎; 鸟兽有灵性却无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饿了就要觅食,困了就要睡觉。
只有领悟到这其中微妙的差异,修养心境,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与反思,诸多神秘的谜团才能逐一解开,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由原子、分子构成,也是可以被认知的,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够探索其规律。
当真正领悟到人既像石头又像瓦片时,在心境上便跨进了禀赋与物性相通的神秘境界,达到物我相融的状态。
在这一境界中,人与物相互交融,和谐共处,仿佛能听到万物的低语——树叶的沙沙声是在诉说生长的喜悦,每一片新叶的舒展都充满了力量; 河水的潺潺声是在讲述流动的故事,从源头到大海,经历了无数的风景; 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岩石的稳固,支撑着高山,抵御着风雨; 风的自由,穿越峡谷,带来远方的消息; 理解它们的规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让生命有了节奏; 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让自然充满了生机。
也就踏上了物尽其用、物力为我所用的神秘大道,能够顺应自然,不违背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利用自然,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用木材建造房屋,用煤炭提供能源,创造价值,改善生活。
当简洛进一步明白“人不是石头,不是瓦片”后,心境修养就登上了另一重更为神秘的天地,那是“有主”之境。
在这一境界中,人先能主导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被外界所左右,不为一时的诱惑而改变方向——面对金钱的诱惑,坚守道德的底线; 不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目标——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坚持不懈。
进而主导万物,利用规律改造世界,变不利为有利——将贫瘠的土地改良成肥沃的良田,化腐朽为神奇——将废弃的垃圾变成有用的资源,有了“主心骨”——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念,像黑夜中的北斗星,指引着方向。
才能让周围的一切有了核心与秩序,凝聚力量,将分散的个体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发挥 1 1大于 2的效果,就像无数的小溪汇聚成大海,拥有了磅礴的力量。
才有可能聚沙成塔——无数细小的沙子堆积起来也能成为高塔,像埃及的金字塔,历经千年而不倒; 积水成渊——点滴的水流汇聚起来也能形成深渊,像马里亚纳海沟,深不可测;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秘世界,实现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带来变革,推动历史的进步,为他人带来福祉,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喜欢。
第93章 有主之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