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黑暗中,他的刀光闪烁[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是真想在龙王镇站稳脚跟,用血腥气立威。“
     汪二爷将鬼头刀扔在地上,用块青石重重砸烂,刀刃崩碎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刺耳。
     “这伙人上个月强占了城东的猪肉摊,摊主被打断了腿,我本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他们供了半月的次等肉,看来是退让错了。“他忽然看向樊幺妹,目光落在她肩头渗血的布条上,那血色比刚才深了些。
     “姑娘,你肩头的伤......方才那人的短斧带着倒钩,怕是划得深了。“
     “没事。“樊幺妹摆摆手,短刀已归鞘,动作间牵动伤口,疼得她嘴角抽了抽,却依旧挺直腰杆。
     “这点小伤,比秦岭那次被熊爪划的轻多了,那次的伤口能塞进个鸡蛋,我自己嚼着草药就缝合了。“她忽然笑起来,月光照在她带血的脸上,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那是经历过生死搏杀的人才有的锐气。
     “倒是你那39;留活口39;的刀法,比我想象的更有章法,既护了自己,又留了余地,这才是江湖正道。“
     汪二爷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咧咧嘴,露出半截被烟草熏黄的牙。
     “杀生多了损阴德,我娘总说,屠户手上的血腥够重了,能留条活路就留条。“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那油纸是用桐油浸过的,防水防潮。
     “我娘做的止血膏,里面掺了灶心土和陈年艾草,比镇上药铺的好用,你拿去。去年屠场老王被刀划了个大口子,就靠这药膏止住的血。“
     樊幺妹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里面温热的药膏,那温度透过油纸传来,像灶台上煨着的老汤,暖得人心头发热。
     她忽然想起祖父生前常说的话:“真正的高手,刀要快,心要软。“此刻望着汪二爷年轻却沉稳的侧脸,看着他眉宇间那份不属于屠户的通透,忽然明白这话的意思——所谓刀法,终究是为人处世的手艺,杀得再快,不如留得恰到好处,就像熬汤时那分火候,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淡。
     “后会有期。“樊幺妹将药膏揣进怀里,对汪二爷抱拳行礼,那动作带着江湖儿女的爽利,没有女儿家的扭捏。
     她转身便往坡下走去,玄色身影在月光下起伏,如墨的衣袂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那柄短刀的鎏金吞口,偶尔闪过一丝微光,像暗夜里的星子,指引着前路。
     汪二爷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弯道,那点微光也随之隐没。
     他忽然将烟杆点燃,火星在夜色里明灭,映出刀鞘上饕餮纹的狰狞,也映出他年轻却坚毅的脸庞。
     他知道,黑风帮绝不会善罢甘休,今夜的冲突,不过是场大戏的序幕,就像他杀头猪前,总要先与那畜生对峙片刻,看谁先露怯。
     但他握紧佩刀的手却很稳,掌心的老茧与鲨鱼皮鞘磨合得恰到好处,就像每次面对三百斤的公猪时那样——无论对方多凶,只要刀够准,心够静,总有办法应付。
     夜风卷着松涛掠过山坳,将烟味吹散在月色里。
     汪二爷低头看了看地上呻吟的光头,忽然用刀鞘敲了敲他的脑袋,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去告诉你们帮主,三日内滚出龙王镇,否则我这屠刀,不介意多沾点黑狗血。“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日猪肉的价钱,却让光头打了个寒颤,那是从骨子里透出的畏惧。
     光头连滚带爬地逃走后,山坳里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地上呻吟的伤者和那柄被砸烂的鬼头刀。
     那刀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光,像条死去的毒蛇,与周围古墓的苍凉气息融为一体。
     汪二爷弯腰捡起自己的佩刀,用布仔细擦拭着刀身,那布是他特意准备的麂皮,柔软不伤刀刃。
     刀身在月光下亮得惊人,那道锋利的刃口,仿佛能切开这浓稠如墨的夜色,也能劈开前路的荆棘。
     他知道,从今夜起,这古茅嘴的月光里,除了古墓的苍凉,还会多一道刀光的寒。
     而他这把屠刀,也终将从处理猪羊的案板,走向更广阔的江湖,用那分“顺“字诀里的通透,在刀光剑影里走出条属于自己的路。
     远处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正穿过山坳,照在他紧握刀柄的手上,那手上的老茧与刀鞘的纹路相互咬合,像命运与手艺的交织,注定要在这江湖里,刻下属于汪二爷的印记。
     再说他给矮大娘送肉那天,没有白送,他是遇到一位重要人物的,必须要回忆一下。
     汪二爷和矮大娘两人,抬着那块足有五斤重的二刀“坐墩儿”肉。
     这肉颤颤巍巍的,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就如同抬着一座随时可能散架的花花软轿子。
     一路上,两人晃晃悠悠地穿街过巷,周围的房屋在夜色中影影绰绰,仿佛一个个沉默的巨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边走边聊,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随着交谈的深入,两人的关系也越发亲近起来,汪二爷只觉这路再长些也无妨,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沉醉在这夜色与交谈之中。
     他们越往前走,四周越是静谧,商铺馆子越来越少,渐渐地,沿途以粮站、收购站、物资站、农机站等这类占地广、人流少的特定单位为主。
     这些单位的建筑在幽暗中显得格外阴森,大多门户紧闭,在这死寂的夜晚,仿佛一座座被遗弃的鬼屋。
     正值午休时间,整个区域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莫名地感到不安。
     风穿过空旷的场地,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是幽灵的低语。
     汪二爷对这方向熟门熟路,他知道,再往前,镇公所就在那边,他的大哥就在镇公所任职。
     在这寂静的夜里,提及镇公所,仿佛触及了某个禁忌的话题,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紧张的味道。
     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矮大娘,你莫不是跟哪位大人物有交情呀?要是这样,咱就在前面转角处停下吧,省得有人说汪二爷我是来给大人物送礼的。这么一块人人见了都眼馋的好肉,再加上有你送上门来,要是有人怀疑是送礼,这礼可就太厚重,会坏了大人物的名誉,哈哈。”
     汪二爷半开玩笑地说道,可那笑声在这寂静的氛围中,却显得有些干涩。
     他心中其实也在暗暗揣测矮大娘的身份,毕竟能让他亲自送肉的人,绝非凡俗。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矮大娘,试图从她的反应中看出些端倪。
     矮大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声在寂静中回荡,竟也带着几分奇异:“汪二爷,看来你也信了那些传言。我是那样何必改作伤风败俗的人吗?今儿个我非得带你去地方看看不可!”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胳膊轻轻碰了碰汪二爷,眼神中透着一丝神秘。
     她的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将改变汪二爷对整个江湖的认知。
     她加快了脚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仿佛迫不及待地要揭开这个秘密。
     两人继续前行,拐过一个弯后,眼前出现了一座看似普通却又透着古怪的院落。
     院墙由青砖砌成,上面爬满了枯萎的藤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
     院门上的铜环锈迹斑斑,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一阵寒风吹过,藤蔓沙沙作响,仿佛是院落发出的叹息。
     矮大娘走上前去,轻轻叩响门环,三声过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门内站着一个身披黑袍的老者,他的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中,看不清模样,只露出一双浑浊却又透着精光的眼睛。
     老者的眼神如同一把利剑,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汪二爷和矮大娘,随后侧身让他们进去。
     汪二爷心中警惕,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佩刀,跟着矮大娘踏入了这座神秘的院落。
     院内的景象与外面大不相同,地上铺满了奇怪的石板,石板上刻着各种复杂的符文和图案,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这些符文和图案仿佛有着生命一般,在月光下闪烁不定。
     正中间是一座古朴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陈旧与压抑。
     建筑的屋檐下挂着几盏破旧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
     矮大娘带着汪二爷径直走向那座建筑,随着不断靠近,汪二爷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息从建筑内散发出来,那气息中夹杂着刀意,仿佛有无数把利刃在暗处潜伏,随时准备出鞘。
     他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手心微微出汗,却依然保持着镇定。
     推开门,屋内烛火摇曳,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人背对着他们坐在一张古朴的椅子上。
     此人周身散发着一股威严的气息,让人不敢直视。
     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矮大娘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主人,我把汪二爷带来了。”
     她的声音恭敬而谦卑,与平日里的豪爽判若两人。
     那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眼神深邃如渊,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他的面容冷峻,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上下打量了汪二爷一番,开口说道:“久闻汪二爷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屋内回荡,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汪二爷心中一惊,不知此人是何来历,为何对自己如此了解。
     他强作镇定,抱拳说道:“在下不过是江湖中一草莽,不知阁下是?”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对方,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线索。
     那人微微一笑,说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个提议,不知汪二爷可愿一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二爷心中警惕,却也好奇对方究竟有何提议,于是说道:“阁下请讲。”
     那人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朦胧的银边,更添几分神秘。
     “如今江湖动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忧虑,“魔道余孽暗中集结,意图颠覆正道秩序;海外修真势力也开始觊觎内陆资源,频繁在边境挑起事端。这大世界,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大战,或许就在旦夕之间。”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汪二爷:“我观二爷实力不凡,手下势力也不容小觑,若能与我合作,定能在这江湖中闯出一番更大的天地。我等联手,不仅能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自保,更可开宗立派,匡扶正道,还这江湖一片安宁。”
     汪二爷沉思片刻,神色凝重:“阁下的提议确实诱人,但在下不知合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好处?毕竟,空口无凭,在这江湖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那人走到桌前,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缓缓倒出两杯茶,茶香四溢。
     “合作的第一步,便是共享情报。”
     他推过一杯茶,“我知晓魔道诸多隐秘据点,还有海外势力的行动路线,这些消息,可助二爷提前布局,占尽先机。”
     见汪二爷并未伸手喝茶,那人也不恼,继续说道:“再者,我有一本失传已久的《天罡刀谱》,此刀谱蕴含无上刀道真谛,若二爷愿意合作,我可借你参悟。修炼此刀谱,不仅能让你的刀法更上一层楼,还可领悟独特的刀意,在战斗中克敌制胜。”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最后,我背后的势力,能为二爷提供源源不断的修炼资源。灵石、灵药、法宝,只要二爷需要,我等定当全力支持。而二爷,只需在关键时刻,率领你的势力,与我们并肩作战即可。”
     汪二爷心中一动,站在江湖巅峰、匡扶正道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但他也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此丰厚的条件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阁下如此看重在下,不知我汪二爷何德何能?而且,我凭什么相信你?”
     那人轻笑一声,抬手一挥,一道光芒闪过,桌上出现一枚玉简。
     “这玉简中,记录着魔道一处重要据点的详细信息,还有他们近期的行动计划。二爷可派人去探查,若信息有误,我自当向二爷赔罪。”
     他又指了指墙上的一幅画,那画上是一片神秘的山脉,云雾缭绕,隐隐有祥瑞之气散发。
     “此乃我等隐秘修炼之地,名为‘凌云山,山中灵气充裕,还有诸多上古遗迹。待合作达成,二爷可在此建立分舵,与我等共同开发山中资源。”
     汪二爷正欲开口询问,却见那人摆了摆手,说道:“二爷无需急于回答,可先考虑一番。三日后,我等在此静候佳音。在这期间,若二爷还有任何疑问,可让矮大娘传话于我。”
     说罢,那人便示意矮大娘送汪二爷离开。
     汪二爷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院落,夜色依旧深沉,那轮明月高悬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
     他望着天空,心中思绪万千,不知这一次的相遇,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这合作背后,究竟是机遇,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而他又该如何抉择,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江湖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
     汪二爷望着手中玉简,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边缘纹路,眉头拧成个死结。
     山风穿堂而过,将烛火吹得明明灭灭,也把他心头疑虑搅得愈发凌乱。
     就在这时,矮大娘吃吃一笑,眼角笑出细密的褶子:“二爷,看把你为难的,这是我们走错路了。”
     她这话一出,汪二爷猛地抬头,正对上她狡黠的目光。
     只见矮大娘指尖轻弹,墙上那幅“凌云山”画卷竟泛起涟漪,化作一团青烟消散在空中。
     先前黑袍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拂尘轻挥,满室符文石板骤然隐去,露出青砖原本的模样。
     “这是主人见二爷谨慎,特意设下的考验。”矮大娘眨眨眼,从袖中掏出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真正的清心茶室,还得劳烦二爷随我再走一程。”
     说罢,她率先踏出房门,月光落在她肩头,竟诡异地晕开一圈虹彩。
     汪二爷握紧腰间佩刀,跟着矮大娘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
     沿途灯笼次第亮起,火苗竟是罕见的靛蓝色,将两人影子拉得老长。
     转过三道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云雾缭绕间,一座悬浮在湖面的茶室若隐若现,朱红廊柱流转着温润光泽,檐角悬着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越声响。
     “街道大院,到了。”矮大娘侧身相让,眼中满是郑重。
     ? ?令人想象不到。别在意,只是个引子而已,后面有千千,有万万。
    喜欢。
  

第20章 黑暗中,他的刀光闪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