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三刀定输赢[1/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刚蒙蒙亮,龙王镇的肉市就已弥漫开一股独特的气息。
     松木燃烧的清香混着新鲜猪肉的脂香,在微凉的晨风中缓缓飘散。
     汪二爷的肉摊前,早已围了不少熟客,等着抢购头拨新鲜肉。
     汪二爷将那柄陪伴多年的剔骨刀往青石案板上一立,刀身嗡鸣震颤,几粒暗红的肉末被震得腾空而起,在晨光里划出几道短促的弧线,恰似寒冬过后初醒的赤蝶振翅。
     他掸了掸藏青色粗布短褂的袖口,那袖口上打着两个整齐的补丁,是用同色的布料精心缝补的,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他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寻常人只当我这39;破喉诛心秒杀术39;是招揽主顾的噱头,却不知这名号背后,藏着三十年练就得的真功夫。“
     老黄历蹲在旁边的条石上,那条石被岁月磨得光滑如玉,边角处却仍能看出当年工匠凿刻的痕迹。
     他烟袋锅子在青砖地面上磕得火星四溅,那火星落地时还带着细微的爆响,仿佛要从坚硬的砖缝里敲出地火来。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柴,火苗“噼啪“窜高半尺,映得满是沟壑的脸上明暗交错:“二爷这话听着玄乎,杀猪宰羊的营生,难不成还藏着通天的能耐?“
     周八两也往前凑了凑,他那双常年被猪油熏得浑浊的眼珠里,此刻竟燃起两簇清亮的光。
     这位在肉摊旁摆了半辈子杂货摊的老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铜烟盒,盒面上“招财进宝“的刻痕早已被岁月磨平,却仍能看出当年精巧的工艺。
     “我打小在肉市长大,见过的屠夫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哪听说过一刀下去能让猪身里半滴污血都不留?“
     汪二爷俯身从案板下拎起一块刚剔好的里脊肉,那肉在晨光下泛着玛瑙般的光泽,肌理间不见半点淤痕。
     他指尖在肉面上轻轻滑过,仿佛在抚摸一件稀世的玉器:“诸位请看,这便是39;破喉诛心39;的门道。
     寻常杀猪,要么从耳后下刀,要么劈断脖颈,血放得不干净,肉里便带着腥气; 我这一刀,从咽喉软骨间的缝隙刺进去,三寸七分的深度,不多不少正好捅进心脏的主动脉窦。“
     他抬手比划着下刀的角度,手腕转动间带着行云流水的韵律,那是无数次练习沉淀出的精准与流畅:“刀锋进去的刹那要拧半圈,既切断了所有血管,又能让心脏在最后一次搏动时将全身血液尽数泵出; 不到一弹指的功夫,整头猪的血便顺着刀身的血槽流得干干净净; 血净则肉鲜,便是放三天,这肉也不会发乌变味。“
     老黄历猛地站起身,烟袋锅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浑然不觉地往前迈了两步,手指在那块里脊肉上戳了戳,触感细腻而有弹性:“神了!真是神了!就凭这手艺,别说方圆百里,便是千里之外也找不出第二家!“
     “这手艺可不是凭空来的。“
     汪二爷将肉放回案板,目光投向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那眼神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炊烟,落在了十几年前的南洋群岛。
     他缓缓系紧腰间的牛皮刀鞘,那鞘上用朱砂画着的北斗七星,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红光,每一颗星都像是用匠心勾勒,历经岁月却依旧鲜亮:“咱们干这行的,这辈子要跟多少猪打交道?温顺的、暴躁的、病弱的,什么样的没见过?可我当年遇到的事,比这难上百倍千倍。“
     周八两往火堆里啐了口唾沫,火星子被唾沫打灭时发出轻微的“滋啦“声:“难不成还有比那三百斤重的野猪更难缠的?前年张屠户就是被一头疯野猪豁开了肚子,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那野猪凶得很,当时撞翻了好几个肉摊,木板碎片飞得满地都是。“
     “是人心。“
     汪二爷的声音低沉下来,像是从幽深的古井里传出,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那年我二十五,揣着师父给的盘缠去了南洋; 在留求不得岛国人开的39;猪式会社39;屠宰场寻了份活计,原以为凭着手艺能混口饭吃,没成想......“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咽下了满腔的苦涩,那段记忆如同深埋在心底的刺,一提及便隐隐作痛:“那屠宰场大得望不到边,几千头猪分圈饲养,流水线似的宰杀; 可他们论资排辈的规矩,比咱们龙王镇的族谱还严苛; 我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杀猪、褪毛、剔骨,干足十六个时辰,手上磨出的血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工钱却只有岛国老师傅的一成; 那些老师傅每天只消指点几下,就能拿着比我们多得多的工钱,还对我们指手画脚。“
     老黄历听得勃然大怒,蒲扇般的大手往条石上一拍,坚硬的青石竟被拍出个浅坑,可见其怒气之盛:“这不是把人当牲口使唤吗!咱中国人的手艺哪点比他们差?就说镇上的李木匠,手艺精湛,做出来的家具远销好几省,那些岛国人未必能比得上!“
     “更可气的是那份傲慢。“
     汪二爷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晨光在他鬓角的银丝上跳跃,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磨砺,“我去找那个留着仁丹胡的场主理论,他却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点着我的鼻子说,他们的39;高效屠宰法39;是世界第一,我们中国人只配给他们打下手; 他说话时,那白手套上连一点污渍都没有,仿佛碰我们一下都是玷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八两气得嘴唇发抖,他抓起烟盒往桌上重重一磕,里面的烟丝撒出来不少,可见其情绪之激动:“那你就该给他们露两手!让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瞧瞧厉害!咱们中国人可不能就这么被欺负了!“
     “露了,而且是当着整个南洋商会的面。“
     汪二爷往火堆里添了根干柴,火苗腾地窜起来,将他的影子投在身后的板壁上,那影子随着他的动作时而舒展,时而收紧,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一、南洋风云起
     那年的南洋,正值雨季。
     连绵的阴雨像是永远不会停歇,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留求不得岛国的“猪式会社“屠宰场里,更是永远弥漫着一股潮湿的腥气,地面上常年积着一层黏腻的污水,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
     汪二爷穿着粗麻布工装,那工装早已被血水浸透,又被反复洗涤得发白,却依旧干净整洁。
     他站在齐腰深的血水里,手里的屠刀已经磨得发亮,刀刃上倒映出他坚毅的脸庞。
     他望着流水线尽头那些穿着雪白制服的岛国技师,他们手里的手术刀闪着寒光,每一刀下去都精准无比,却总要在猪身上留下七八个创口,仿佛是在炫耀技巧,而非追求实效。
     “汪桑,你的动作太慢了!“
     工头佐藤拿着皮鞭走过来,那双三角眼里满是鄙夷,说话的语气像是在呵斥一只不听话的牲口,“像你这样的效率,只配去清扫猪圈!那里的活才适合你们这些笨手笨脚的中国人!“
     汪二爷攥紧了手里的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刀身被他握得稳稳的,没有丝毫晃动。
     他每天处理的生猪,比三个岛国技师加起来还多,可工资袋里的银元却只有薄薄几片,连维持基本的温饱都有些吃力。
     那天傍晚,当他再次被佐藤用皮鞭抽打到背上时,终于按捺不住怒火,背上的疼痛远不及心中的屈辱来得强烈:“佐藤先生,我想跟你比试屠宰。“
     整个屠宰场瞬间安静下来,正在工作的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汪二爷身上,有惊讶,有担忧,也有一丝期待。
     佐藤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刺耳的狂笑,那笑声里的轻蔑像针一样扎人,刺得人心里发疼:“你要跟我们大岛国的技师比试?真是天大的笑话!就凭你这双粗糙的手,也配和我们精细的技艺相比?“
     “不是跟你比。“
     汪二爷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像是一块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我要跟你们最厉害的屠宰师比; 若是我输了,任凭你们处置,哪怕是去清扫猪圈,我也毫无怨言; 若是我赢了,我要所有华人工人的工钱,跟岛国技师一样多,还要他们尊重我们的劳动。“
     佐藤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中国人,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他脸上的轻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视与警惕,突然扬手将皮鞭指向远处:“好!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技艺!三天后,让百口小姐来教教你怎么做人!到时候输了,可别哭着喊着要回家!“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南洋的华人圈。
     华工们聚集在简陋的工棚里,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件事。
     有人担心汪二爷会输,到时候不仅他自己会遭殃,大家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 也有人充满期待,希望汪二爷能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到了比试那天,屠宰场的外围挤满了人,有做苦力的华工,他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眼神里却充满了期盼; 有开商铺的侨领,他们穿着体面的长衫,神情严肃; 甚至还有几个穿着西装的报社记者,手里拿着笔和本子,准备记录下这一时刻。
     汪二爷站在场地中央,手里握着那柄从老家带来的屠刀,刀鞘上的红绸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像是一面小小的旗帜,象征着不屈与勇气。
     当百口菲芳出场时,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位穿着白色劲装的女子,身姿矫健,腰间缠着九节钢鞭,鞭梢的银铃在走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却带着一种不容小觑的气势。
     她走到场地中央,那双丹凤眼轻蔑地扫过汪二爷,仿佛在看一个微不足道的对手:“听说你要挑战我们的技艺?“
     汪二爷抱拳行礼,动作沉稳有力,每一个姿势都透着一股正气:“我不是挑战谁,只是想证明,华人的手艺不输任何人,华人的尊严不容践踏。“
     “狂妄!“
     百口菲芳突然甩动钢鞭,鞭梢在空中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带着凌厉的风声,“我们大岛国的39;东羊大道39;屠宰术,讲究的是39;形、意、气39;三者合一,是祖先传下来的瑰宝,你这种只会蛮干的屠夫,根本不配见识!“
     二、三刀定乾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黄历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松脂燃烧的香气混着肉摊的脂香,在清晨的空气里弥漫开来,让人闻着心里踏实。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语气中满是愤愤不平:“那个女人是不是太嚣张了?真当咱们中国人好欺负?想当年,咱们镇上的义和团,可是敢跟洋鬼子硬碰硬的!“
     汪二爷摇头轻笑,笑容里带着历经沧桑的从容,仿佛那些过往的风雨都已化作心中的平静:“她确实有嚣张的资本; 百口家族是留求不得岛国的屠宰世家,传到她这辈已经是第十七代; 据说她七岁就开始练习屠宰术,能用一把手术刀在一刻钟内分解一头整猪,骨头上不会留下半点肉丝,这功夫确实了得。“
     周八两往火堆边凑了凑,冻得发僵的手指终于有了些暖意,他搓了搓手问道:“那你们是怎么比的?真按她说的比39;东羊大道39;?“
     “是佐藤定的规矩。“
     汪二爷望着跳动的火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午后,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昨,“六头三百五十斤重的黑毛猪,个个膘肥体壮,是特意挑选出来的; 每人三刀,杀得多者胜; 若杀得一样多,就看谁的猪肉更干净,更能保持肉质的鲜美; 若肉质也难分高下,便以用时长短定输赢。“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那段紧张的记忆仿佛就在眼前:“最狠的是最后一条规矩——无人帮忙,全凭一人独杀; 谁要是坏了规矩,就按岛国人的律例处置,那律例严苛得很,稍有不慎就是重罚。“
     周八两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烟锅差点掉在地上,脸上满是惊讶:“三百五十斤的黑毛猪,那可是能把石碾子撞翻的主儿!一人独杀三头,还要比快慢比干净,这哪是比试,分明是拼命啊!二爷,你当时心里就不打怵?“
     “怎么不怵?“
     汪二爷坦然道,眼神里却依旧坚定,“但一想到身后的同胞,想到不能让他们看扁了中国人,那点怵意就变成了动力;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佐藤喊开始的时候,百口菲芳几乎是瞬间动了; 她的第一刀,用的是39;千丝缚39;的手法,速度快得惊人。“
     他站起身,比划着钢鞭挥动的轨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烈的赛场:“那九节钢鞭在她手里仿佛活了过来,鞭梢像灵蛇一样灵活,准确地缠住一头黑猪的后腿,猛地一扯,那头三百多斤的肥猪竟然被她硬生生拽倒在地!那力道与技巧的结合,确实有过人之处。“
     老黄历瞪大了眼睛,嘴里啧啧称奇:“乖乖!那得有多大的力气?多大的技巧啊?咱们镇上的壮汉,三两个人都未必能制服那样一头猪。“
     “不是力气,是巧劲。“
     汪二爷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对对手技巧的些许认可,但更多的是对其行事的不认同,“她拽倒猪的瞬间,鞭身突然绷紧,借着猪挣扎的力道顺势一拧,就把猪的关节卸了; 可她没料到,那猪性子烈得很,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被绊倒后竟然发出一声震天的嚎叫,那声音里满是愤怒与不甘,硬生生从鞭梢下挣脱出来,朝着围观的人群冲去; 当时人群里有几个孩子,吓得都哭了。“
     人群的惊呼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汪二爷记得当时的情景,那头黑猪瞪着血红的眼睛,獠牙闪着寒光,像一头发怒的野兽,几个跑得慢的华工瞬间被撞倒在地,发出痛苦的呻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动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任何人受伤。
     “我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
     汪二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后怕,更多的却是自豪,为自己当时的果断与勇敢,“手里的屠刀出鞘,刀身划破空气,带着一阵风,借着冲过去的势头,从猪的咽喉处刺了进去; 那一刀要快、准、稳,角度必须是三十度斜角,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才能避开软骨直抵心脏; 这是我师父教我的诀窍,练了无数次才能有那样的精准度。“
     他抬手比划着下刀的动作,手腕转动

第13章 三刀定输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