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深秋的夜,寒意已浓。龙须沟改造区褪去了白日的喧嚣,青石板铺就的巷弄在月光和路灯的交织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檐角挂着红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温暖的光晕。墙角新栽的桂花树散发着幽香,与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饭菜香、孩童嬉闹的余音混合,酿成一种独属于市井巷陌的安宁与烟火气。
     秦风没有带秘书,也没有通知任何人。他独自一人,穿着半旧的深色夹克,脚步轻缓地走在熟悉的巷子里。脚下是平整的青石板,不再是当年暴雨后泥泞不堪、污水横流的烂泥路;耳边是邻里间隐约的谈笑声和电视节目的声响,不再是当年因拆迁、改造而起的争吵与哭闹。他走过新修的社区活动中心,里面灯火通明,传来老人们下棋的落子声和合唱团排练的歌声;走过那棵被精心保留、如今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下几个孩子正借着灯光追逐嬉戏;走过曾经是低洼棚户区、如今已变成精致小花园的角落,花香在夜色中浮动。
     他的目光掠过每一扇亮着灯的窗户,每一处熟悉的转角,仿佛在无声地丈量着这片土地重生的肌理,感受着那份来之不易的、浸透着汗水与温情的平静。
     “秦……秦书记?”
     一个带着惊讶和不确定的苍老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风停步,转身。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厚实棉袄的老太太,手里拎着一个竹编的菜篮子,里面装着几颗水灵灵的青菜。正是张大娘。
     “张大娘。”秦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快步迎上去,“这么晚了,还去买菜?”
     “哎哟!真是您啊秦书记!”张大娘看清来人,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来,“不是买菜,是去活动中心排练回来!我们老年合唱团,下个月要去区里比赛呢!”她语气里带着自豪,随即又有些局促地看了看秦风身后,“您……您一个人?这么晚怎么到我们这来了?”
     “随便走走,看看大家。”秦风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留恋,“看看咱们龙须沟的新模样。”
     “新模样!可新了!”张大娘激动起来,放下菜篮子,指着周围,“您看!这路!这灯!这房子!还有这花园!以前哪敢想啊!下雨天出门两脚泥,屋里头还漏雨!现在多好!多亮堂!多干净!”
     她说着,眼眶微微泛红:“秦书记,多亏了您啊!要不是您……”
     “大娘,别这么说。”秦风打断她,语气真诚,“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是大家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
     “对对对!政策好!您也好!”张大娘抹了抹眼角,忽然想起什么,一把拉住秦风的胳膊,“秦书记!您来得正好!家里杨梅酒酿好了!上回您来抗洪抢险,水退了都没顾上喝一口!今天说什么也得尝尝!走!去我家!”
     张大娘的家就在巷子深处。推开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小的客厅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孙子画的画,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生机勃勃。电视机里正放着戏曲频道,声音调得很小。
     “老头子!快看谁来了!”张大娘冲着里屋喊。
     张大爷闻声出来,看到秦风,也是一愣,随即满脸堆笑:“哎呀!秦书记!稀客稀客!快坐快坐!”
     “大爷,打扰了。”秦风笑着坐下。
     “不打扰不打扰!高兴还来不及!”张大爷搓着手,有些手足无措。
     张大娘已经风风火火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个粗陶坛子和两个小瓷碗

第332章 杨梅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