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种米熬成的浆汤,一坛酒蒸灼的轻抚,
     野菜淡苦的芬芳,菌菇素雅的醇厚。
     在苏瑾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下,由数种药材炖煮中和掉异味的内脏,此刻莹润饱满,肥嘟嘟,粉嫩嫩。
     每种食材,都有其可取之处。
     厨师该做的,无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再通过其他配料将这精华放大,乃至升华。
     【恶罗红鳞吼】的臭,已被身怀【医之主】成就的苏瑾解析,却保留了导致其酸臭的其中一味。
     再以米汤辅佐,这臭却反倒成了香。
     这其中,便也蕴含了医道的运用,亦含了佛法真谛。
     药材并非只有疗效,亦有余毒。世界并非黑白,亦有中灰。
     医之辩,明晰用药之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堪有千般妙用。
     佛之理,洞察为人之善恶黑白,莫苛莫纵,方可普度众生。
     这两相糅杂之下,便也显出食之道精髓。
     将食材本味尽去,食材便也不是原本食材,又与给人强行洗脑何异?那食材还是原本食材么?
     这样做出的菜肴,其中真意又自何在?
     这般烹调,也自走入邪路,偏离正道。
     故而,身怀佛法的苏瑾烹调这【恶罗红鳞吼】,思路又与那苦肠有了极大不同。
     唐大帅当初以勺蒯苦肠入口,只觉美味无比,却不知自己吃的乃是何物。
     即便知道苏瑾做的是苦肠,也很难相信。
     古觉僧现下以筷夹兽胃轻嚼,便有齿颊留香,却真切明了这是何物,因为这味,本就是属于恶罗红鳞吼肚子的滋味。
     只那臭,此刻变成了香,这是种非常奇妙,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感觉。
     东西还是那东西,味道还是那味道,偏生就是不排斥了,上瘾了!
     就是这般奇怪!
     便如法渡人,高深的法,并不一定是疾风,催着草木,大刀阔斧。
     也可是细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不觉间,你变了,却又似没变,你明确的知道你依旧是你,却于他人感知中,得到了升华。
     古觉吃着这菜,双眼之中血色越来越多,红成一片。
     古怪的是,却不曾有狰狞之感,目光透出祥和。
     这情况,便连他自己都觉不解。
     曾听师尊言,佛法可通百道,得法者,一言一行,一啄一饮,皆含佛法,可抚人心。
     古觉自不会怀疑师尊之言,却不曾遇到过这样之人,便渐渐忘了这话。
     今日吃得苏瑾所做菜肴,便真觉菜中竟也可浸染佛性!
     方知,得证法者,当真做什么便都能含着法,因为他们是真的将所知化为所行,认真的对待着每一件事。
     法,便也因为他们践行的道,被注入他们的果。
     这果,可以是一次行善,可以是一次承担,可以是一次说禅。
     也可以是那人撞出的钟声,写出的文字,做出的菜肴。
     如你证法,法亦随你而来。
     法无处不可证,如你践行之道,道即是法。
     道法自然,如来。
     古觉吃出菜中真味,因其食胃,即将替苏瑾而导致的狂暴情绪,此刻糅杂宁静,一时变得可控。
     便有余力与佛子说话。
     认真问道:“佛子,你可知,贫僧亦可传你西方佛门其他愿之流功法。”
     苏瑾也认真看着古觉吃菜,他喜欢看别人吃自己的菜。
     他点点头:“知晓,却愿做守门人。”
     古觉点点头,不再纠结此事,再问:“佛子可否告知我,何为法?”
     这是每个僧人都困惑的问题。
     因为,他们从经书上看到的,有关法的描述,太多了。
     乃至,有些观念都是冲突的。
     古觉也不例外。
     你要让他说法,他可以侃侃而谈,且绝非空谈,而是有过践行的。
     他其实是有晋升神话可能的,在三系全修,且有意压制修为的情况下,依旧到了灵藏后期。
     他选定了自己的道,成为守门人,不曾后悔,不曾堕落。
     仅此一点,便证明他念头通达,且未曾忘记过本我。
     不忘本我,方可超我。
     领悟超我,即可摆脱凡性,此乃成就神话之基!
     可即便如此,古觉依旧对“法”为何物,有着执着,他希望得到一个定论,一个说死了的结论

第497章 大乘佛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