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才听了,笑道:“说得挺好的,年轻人,就是有冲劲,可惜我不行了,已经完全被生活锤扁了。没经历过低谷,你永远不知道哪些是人,哪些是鬼。”
“呵呵,虽然我年龄比你小很多,但人和鬼我都见过的,吴哥你人在哪里,咱们要不单独见一面吧,有些话,当面聊。”林东升说道。
“不用了,没必要,而且,我现在这个样子,我怕你见了会更加失望。”吴良才。
“你都到这个份上了,还在乎这些干什么,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着想,有些机会,也得试着抓一下啊。”林东升直言道。
“我需要一百万才能平账,两百万才能东山再起。”吴良才直接说道。
“两百万确实有点多,我也确实当不了你的救世主,也不一定能改掉你的命,但可以让你的日子,多一些希望,你可以用五十万还债,五十万创业,不过,不是直接送钱给你,得打借条。”林东升说道。
“在这种处境下,还愿意借钱给我的人,都是活菩萨,借条我肯定写,但是,你真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吗?”吴良才听了,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没有人愿意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像猪瘟这种事情,在农村真的有点防不胜防,是管理问题,也是天灾。
要不怎么有那句老话呢,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能,但是,我建议你还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比如,继续种桃子。”林东升建议道。
“桃子我已经种了十八年了,价格太透明了,人工一年比一年贵,利润一年比一年低,一样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碰到开花的时候,如果遇上大暴雨,桃子就会严重减产,要不然,我也不会冒险跑去养猪了。”吴良才叹道。
“有人建议你去开一家眼镜店,义务教育全面落地之后,现在每家都有孩子读书,随着家长们对读书的重视,以及电视的普及,近视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了……”林东升。
“这倒是个不错的点子,河西镇上目前确实没有眼镜店,孩子们有需要的话,还得去孝城配,也很不方便。”吴良才说道。
“如果你是打算开眼镜店,第一个五十万,算是借给你还债的,第二个五十万,就当是眼镜店的投资吧,你出人出力出管理,我投钱加分红。”林东升直接说道。
“这样的话,你就太吃亏了,万一开眼镜店亏了怎么办?”吴良才担忧地说道。
“亏了也接受,至少能给镇上近视的孩子们,提供一些方便。”林东升坦然说道。
吴良才听了,感慨道:“还是你格局大啊,你放心,这个眼镜店,我一定会尽快开起来,好好服务镇上和周边乡村有需要的孩子们。”
“嗯,另外,你平时也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哪些店城里有的,而镇上没有,但又是孩子们需要的,咱们也可以好好合作一下。”林东升说道。
“明白,寻找市场空白嘛,这个我懂。”吴良才笑着回应道。
“你可以先去镇江的丹阳考察一下,我听一个大学同学说,那里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和亚洲最重要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全国约70%的镜片、全球约50%的镜架都产自丹阳,不仅产业链完整,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价。”林东升说道。
“还是要多读书啊,读书的人不仅眼界高,格局大,信息来源广,还能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以后,我也要让孩子努力考上清北大学。”吴良才说道。
感受到吴老板从之前的灰心丧气、死气沉沉,到如今的斗志高昂,林东升也暗松了一口气。
他也经历过困境,也经历过黑暗和绝望,他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帮。
但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像吴良才这样人品不错、能力不弱、运气不佳的人,他还是愿意帮一下的。
第455章 善有善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