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的掌心温热,隔着衣料,似乎能感受到新生命的脉动。
     34;我不会离开你的。34;他嗓音低沉,却字字清晰,34;我答应过你,等战争结束我要带你去世界各地去看看......34;
     曹蕊闭上眼睛,睫毛微微湿润。她没说话,只是攥紧了他的军装前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风渐凉,包国维将她搂得更紧了些。周边的老树上,黑鸟振翅飞走,只留下一声短促的啼鸣,很快消散在夜色里。
     ……
     长江水汽蒸腾,整座山城闷热如蒸笼。
     武城沦陷后,同盟政府西迁至此,这座原本偏居西南的古城骤然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青石板路上,西装革履的官员与挑着扁担的苦力擦肩而过,汗水浸透了后背的衣衫,
     临江的茶馆里,吊扇吱呀转动,却驱不散暑热,报童挥舞着油墨未干的《中央日报》,高声叫卖着前线战况,
     声音淹没在街头小贩凉茶——冰镇酸梅汤——的吆喝声中。
     黑市的米价已经涨得令人心惊。穿着绸衫的米行老板摇着折扇,对满脸愁容的主妇们摆手,
     34;不是我不卖,这价钱是上头定的!34;,而巷子深处,背着步枪的兵痞正把军粮偷偷搬上等候的板车。
     而在同盟政府陆军本部,对日特别情报办公室。
     电扇徒劳地转着,吹不散满屋的烟味。
     李铮揉了揉发红的眼睛,钢笔尖在最后一份报告上顿了顿,终于签下名字。
     自从南都沦陷后,他因包国维事件受牵连,在中统坐了半年冷板凳。
     直到何印卿一纸调令,把他塞进了这个直接对陆军本部负责的新部门——理由很简单,没人比李铮更清楚日军34;蒲公英计划34;的渗透手段。
     窗外传来隐约的雷声,李铮抬头看了眼阴沉的天色,抓起报告快步出门。
     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里,刚从54军调任陆军本部的郭汝瑰正在接电话,见他进来,匆匆挂断。
     34;确定了?34;郭汝瑰压低声音。
     李铮没说话,只是把文件递过去。郭汝瑰快速翻阅,眉头越皱越紧,突然合上文件夹:34;我这就去见总长。34;
     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像无数焦急叩门的手指。
     34;他于本月十五日抵交趾河内,下榻大南饭店。
     据情报人员观察,其多次在席间称:39;近卫三原则实乃救国之策39;。34;
     34;日军第三师团突然撤离义阳前线,转调至苏浙交界。同时,晋省第四十一师团抽调精锐西撤,疑似镇压协约党游击队。34;
     34;影佐侦召、犬养间等日本副员秘密抵沪。
     河内站情报显示,梅斯品秘密登上前往上沪的汽轮。另在渝城周边地区发现伪造《同盟日报》,内容刻意渲染物价与败绩。34;
     雨点敲打着议长办公室的雕花玻璃窗,屋内却静得可怕。
     陆军总长将那份绝密报告轻轻放在红木办公桌上,深褐色的皮革文件夹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议长的手指缓缓划过纸页,指甲在那三个字的名字上停留了片刻,留下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划痕。
     34;消息可靠?34;
     34;特别情报办公室亲自盯的线。34;何低声道,34;交趾、上沪、日本三路情报交叉印证。34;
     议长忽然笑了,那笑声比窗外的雨还冷。
     他合上文件,从抽屉里取出一盒火柴,34;嚓34;地划亮一根。火苗在他浑浊的瞳孔里跳动。
     34;给戴力打电话。34;
     十分钟后,军统局地下车库。
     车库里的引擎声闷响着,五辆黑色轿车和两辆装满藤箱的卡车已发动,车灯照出漂浮的汽油颗粒。
     穿长衫或西装的男人们沉默地做着最后检查——有人将柯尔特手枪塞进牛皮公文包,有人往毛瑟枪的弹仓里多压了一发子弹。
     34;记住,34;陈恭树用伞尖敲了敲卡车轮胎,34;堤岸区金铺的陈阿四会安排船。若情况有变…34;,
     他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穿着便装的行动队员们沉默地检查武器,弹匣插入手枪的34;咔嗒34;声此起彼伏。
     34;记住,到了河内先找法国人。34;陈恭树声音压得很低,34;那里有我们的人,
     告诉河内组,行动代号——春风!34;
     一辆辆轿车鱼贯驶出,轮胎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门口军事统计局的铜牌。
     门口警卫望着远去的车队,困惑地眨了眨眼——今晚的登记簿上,这批外勤人员的去向栏全都空着。
     而在陆军本部大楼里,李铮依然站在窗前。
     他看见楼下公路上突然亮起的车灯,看见黑影匆匆钻进轿车,像一群乌鸦般散入渝城的雨夜。
    喜欢。
  

第345章 代号春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