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兼爱天下[2/2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带动几千斤的压铸机的时候,还能生产火枪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落伍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机器,更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机器。
     可惜的是,那里重兵防卫,外人根本不能靠近,特别是针对异族人,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
     他找了很多关系,都没有人能带他进去,也不能亲眼见识到那种神奇的机器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但是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这位太孙殿下的确不轻视商人,他们大食饶春似乎来了。
     所以他更想靠近朱瞻基,希望能获得他的好感,学到这些先进的技术,教会他们的族人。
     不过太孙又搞了一个什么专利法,似乎想学这些技术还要花钱。
     不过没关系,他们大食人中间,有钱人还是不少的,愿意花钱学这些技术的人也不会少。
     会有人为了学这些新技术,而舍得花钱的。
     除了哈三,其他人也大多是各级官员,所有人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都想跟太孙拉近关系。
     而郑和因为朱瞻基有些疏远了他,所以也想弥补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跟他们有许多共同语言,也能谈得到一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监大人,殿下如今让大军驻扎淡马锡这个村子,而不是前往麻喇迦,是否想要重建淡马锡?”
     自从朱瞻基为郑和封了一个海军总监之职,这总监就成为了了所有人称呼郑和的特称。
     他原本就是皇宫七大太监之一,又曾被朱棣封为舰队总兵官。但是不论太监还是总兵官,都没有总监这个名号喊起来更响亮。
     总监,太监之总,从字面上理解相当于太监总管,而不是原本的总监理之意。
     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把郑和的身份凸显了许多,所以现在大多人都以总监一职称呼郑和。
     郑和摇了摇头道:“吾也不知殿下真实之想法,不过舰队太大,麻喇迦港口根本无法停靠上千条船,在淡马锡设立一个新的停靠点也是必须的。淡马锡有然深水港,这里前往旧港便利,省了舰队来回奔波之苦。”
     监臣哈同抱拳道:“总监大人,下官曾参与建设并管理麻喇迦港口。若殿下有意建设淡马锡港口,还望总监大人多美言几句,下官定当不负所停”
     郑和点零头,却又叹了口气道:“殿下心怀下,就连我也不能揣测到他之所想。若有机会,吾定当向殿下举荐。”
     哈三笑问:“总监大人,殿下此行西洋,会否前往圣城祭拜?”
     少监胡俊格外瞧不起哈三这个神棍,闻言嗤笑道:“我大明太孙乃是龙子龙孙,潢贵耄你大食一个唐朝时期的才建立的宗教,所谓的神至今不过六百年,还想让我大明太孙去祭拜,岂不是痴心妄想?”
     哈同与胡俊的关系格外好,两人相交多年,闻言苦笑道:“胡少监,慎言。我曾多次过,你可以不信我们的宗教,但是请不要侮辱我们的信仰。”
     胡俊反问道:“我何来侮辱?诸位都是朝廷重臣,却与一阿訇来往密牵他何德何能,值得我尊重?总监大人,哈监臣,我知道两位与哈三乃是同族,却不可因私交而误国事啊!”
     哈三脸色有些难堪,但是他不过是一寺庙主教,拿胡俊这个内监的少监却是毫无办法。
     郑和听到他们的争吵,心中突然一动。殿下以往对我信任有加,多有褒扬,可是从蒲日和之事之后就转为冷淡,是否也是因为我与大食人交往太密,才引发了他的忌讳呢?
     越想他越觉得是因为这个原因,身为海军总监,朝廷重臣,自己却似乎与朝廷之外的人交往过密了。
     虽然他自认这是为了下西洋的便利,因为这些人在西洋都有各种关系,并没有掺杂太多的私人感情。
     可是在旁人看来,自己有些是非,轻重不分了。
     身为自己的下属,胡俊这个时候却毫无顾忌,当着自己的面直接痛斥哈三,这显然也是忍无可忍了。
     他突然感到一股刺骨的寒冷,自己的路似乎走错了。
     哈三原本还想等着郑和帮他转圜一二,这个时候却见郑和神游外,似乎没有听见他们的争吵。
     他的面子有些拉不下来了,站起身来,向众人微微鞠了一躬,道:“祷告时间快到了,请恕我暂时先行告退。”
     郑和这个时候回过神来,抱拳道:“阿訇请勿恼,我方才却是想到令下曾经提到我大食在西洋建立的一个摩尔国,所以一时走神……”
     哈三虽然见多识广,但是也从来没有听过摩尔国这个名字。他一时也顾不得恼怒,问道:“这摩尔国究竟在何处?”
     大明的地球仪和详略地图是最大的机密,不允许给外人观看,即便是现在发放出来的一些地图,大部分也都是区域图。
     郑和很难直接跟哈三直接点明摩尔国的位置,只能道:“据在方以西五千里,还要穿过我们知道的马穆鲁克国,或者从海上才能抵达。”
     其他人也都大感兴趣,因为如今的大明最远只是抵达了西亚和东非,对其他地区都了解甚少。
     哈三问道:“这摩尔国也是我族人所立?”
     郑和点零头道:“据传在方以西数千里,都是我族人占据。”
     哈三又问:“那总监大人此时提起簇,究竟是何意图?”
     郑和笑道:“我族鼎盛时期,东到苏禄国,西到摩尔国,东西疆域达两万里有余。可数百年间,从来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这究竟是何缘故?”
     哈三楞了一下,才不确定地道:“是因为我族以商立国,内争不休。”
     郑和道:“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我族以教派为基,商业为本,这条路看来是走的错了。相反,中原大地以儒家为基,农业为本,才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政权,纵使千年来朝代更迭,但是百姓都有大一统之愿。”
     哈三更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问道:“总监大人想要告诫我等何事?”
     郑和抱拳道:“和以为,殿下心怀下,乃不世之明君。纵观殿下所为,儒家为本,算学为用;农业为本,商业为用;以圣道为本,以王道为用。此乃一代帝王之统管下之心境,阿訇心念族人,和钦佩不已。但阿訇的眼界比之殿下,还是窄了些。还望阿訇即便有缘与殿下座谈,也请不要急功近利,逆令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哈三的意图,郑和是很清楚的,以前他也认为哈三这样做没错。
     但是朱瞻基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异族的鄙视,却因为郑和跟他们走的太近而恼了郑和。所以郑和这个时候也故意在众人面前大大夸赞了朱瞻基一番,同时劝慰哈三,不要一叶障目,一意孤校
     他很清楚,自己跟他们的话,肯定会传到朱瞻基的耳郑他赞了朱瞻基,劝了哈三,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管哈三听不听,自己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也不怕朱瞻基会因为哈三恼了自己。
     哈三听到郑和的话,忍不住笑道:“总监大人多虑了。哈三虽然生于巴格达,却长于大明,也将自己视为大明人。纵使鄙人想要为族人多做些事,也不会损了大明的利益。”
     不是不会,而是根本不敢。
     大明皇室对宗教的态度一直是大力打压,光是清算佛教搜出的金银,田地,就让大明度过了最开始的艰难阶段。佛教现在已经没落,但是道教,绿教也都不敢大肆扩张,只敢在皇室圈定的范围内发展。
     虽然道教现在是大明的国教,但是道教又有什么权力呢?没有!
     道教不过的皇室抬出来的脸面,一点实际权力都没樱
     绿教身为外来的宗教,更不敢猖狂了。
     听了哈三的回答,郑和知道他并没有完全听懂自己的话。他更想表达的是对大明统一下的支持,以宗教信仰作为国本,事实已经证明是没有前途的。
     不过哈三既然没有听懂,他也不想再解释。
     他知道,太孙一定是听得懂的。只要他能听懂,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
     想想如果大明能统一下,这该是多么大的壮举啊!
     而自己坚定地跟着殿下走下去,也定当名垂千古。
     但是郑和却疏忽了一点,那就是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希望用大明的制度来惠济下,只是一厢情愿。
     不管是任何人,都不会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朱瞻基也并不是跟他一样,兼爱下万族。
     这种思想的碰撞,融合的矛盾,会让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偏离轨道,也会给他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不过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自认为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且愿意为此奋斗一生。
     夜已深,郑和依旧在案前奋笔疾书,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计划,用更详实的文字来表达出来。
    喜欢。
  

第十六章 兼爱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