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海南“东方帮主”刘进荣的侦破和击毙全程(4)[1/2页]

90年代大案系列 幸运小溪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中,他们毫无顾忌地疯狂开枪射击,一颗颗子弹仿佛密集的雨点,朝着警方铺天盖地地倾泻而去,妄图凭借这疯狂的火力压制住警方的反击。
     刹那间,枪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趁着这混乱不堪的局面,刘进荣恰似一只狡黠无比的狐狸,迅速转身,一头扎进了那片广袤无垠、幽深茂密的森林之中。
     仅仅眨眼之间,他的身影便消失得干干净净,仿佛融入了这片森林的每一寸土地,彻底没了踪迹,宛如人间蒸发一般。
     这接连几次的激烈枪战,对于警方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尽管全体警员都拼尽了全力,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战斗,成功将刘进荣团伙中的几十人收入法网。
     但那狡猾至极的刘进荣却始终像一条漏网之鱼,巧妙地避开了警方一次又一次的抓捕行动,让警方一时间难以将其成功擒获。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在这枪林弹雨的残酷对抗中,不少警员身负重伤。
     海南公安厅的领导们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
     他们十分清楚,刘进荣藏匿在那片茫茫无际的森林里,这片森林地形错综复杂,植被异常繁茂,到处是遮天蔽日的树木和荆棘丛生的小路。
     想要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刘进荣,难度简直如同在浩渺的大海里捞一根针。即便调动一个旅的兵力进行地毯式搜索,恐怕也难以寻觅到他的蛛丝马迹。
     于是,厅长胡志华紧急召集海南武警、刑警的主要领导们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慎重的权衡。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与论证,最终大家达成了一个一致的决定:不妨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暂时放缓抓捕的节奏,有意营造出一种警方松懈、不再紧追不舍的态势。
     让刘进荣逐渐放松警惕,误以为危险已经彻底过去,从而放松对自身的保护,从他那隐秘的藏身之地露出破绽。
     而后,再抓住时机,发动一场突如其来、势不可挡的猛烈袭击,打他个毫无防备、措手不及。
     紧接着,警方迅速对策略做出调整。他们不动声色地降低了对刘进荣的追踪强度,同时悄然将部署在刘进荣老家的部分警力撤离。
     在此期间,警方做出了一个大胆且极具冒险性的决定——释放几名抓捕到的刘进荣团伙从犯。
     但这绝非毫无考量的“放虎归山”之举,而是精心策划的一步棋,旨在让这些从犯戴罪立功,充当警方安插在刘进荣身边的卧底,随时为警方传递刘进荣的相关情报。
     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从 10 月到次年 2 月,警方始终怀揣着坚定的耐心,表面上看似偃旗息鼓,实则暗中对刘进荣的一举一动保持着高度关注。
     而刘进荣眼见警方似乎已全面撤离,原本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下来。在他狂妄的认知里,危机已然彻底解除,那颗贪婪又张狂的心再度蠢蠢欲动。
     于是,他毫无顾忌地重新召集团伙成员,重操旧业,在当地变本加厉地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地开展敲诈抢劫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1993 年 2 月 15 日,经过整整两个月的细致追踪,警方依靠卧底提供的精准线索以及自身坚持不懈的侦查工作,终于准确无误地确定了刘进荣的具体行踪。
     此刻,警方判断发动突袭的最佳时机已然成熟,一场针对刘进荣的决战即将拉开惊心动魄的大幕。
     海南公安厅厅长胡志华亲自向武警总队总参谋长张宝光下达命令,话语掷地有声,态度坚决果决: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须立下军令状,务必将刘进荣抓捕归案!
     若抓捕过程遭遇阻碍,形势危急之时,为防止这个危害一方的恶徒再度逃脱法律的严惩,必要情况下可果断将其击毙。
     总参谋长张宝光深知此次任务责任重于泰山,亲自奔赴行动的最前线,坐镇指挥作战。为保证此次行动能够万无一失,他在全省武警和刑警队伍中展开了层层筛选、精挑细选。
     经过严格的考核与评估,最终从众多精英中挑选出 70 多位佼佼者,组成了一支实力超强的队伍,命名为特别行动组。
     这支队伍可谓是汇聚了各方的顶尖人才,每一位成员都经过千锤百炼,身怀绝技。
     2 月 23 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大地,天色还略显朦胧。70 多名英勇无畏的特战队员分成两路纵队,悄无声息地穿梭前行,蜿蜒的山路崎岖难行,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与退缩。
     这一路,他们行军路程长达 30 多里。
     警方资料详细记录着:2 月 25 日 14 时 20 分,目标终于现身。目标所处位置距离特别行动组大约 350 米左右。
     现场的侦查人员迅速对目标进行仔细比对,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确认流程,最终确定了目标身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行动人员即刻向总参谋长张宝光进行汇报,并顺利获得授权。得到许可后,特别行动组组长迅速做出部署,果断指挥两名经验丰富的射手迅速进入最佳射击位置。
     14 时 25 分,组长一声令下,下达了射击指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次狙击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这紧张的时刻,持 7.9 式狙击步枪的 1 号射手郑小红率先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却遗憾地与目标擦肩而过。郑小红反应迅速,毫不犹豫地再次开了第二枪……
     与此同时,手持 8.1 自动步枪的 2 号射手程中立,连续打出20 多发子弹,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密集的弹雨竟无一颗精准命中目标,仅有一发子弹勉强擦过刘进荣的腰部,留下一道浅浅的伤痕。
     本应百步穿杨的狙击手此次表现严重失准,而刘进荣的反应同样令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刘进荣曾是一名侦察兵,按常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枪林弹雨,应有着迅速且正确的应对本能。
     可当第一发子

第134章 海南“东方帮主”刘进荣的侦破和击毙全程(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