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5章 察寺庙状况 见方丈百态[1/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西风驻扎的钟山,主峰头陀岭海拔450米,是建康城最高峰。
     钟山西北方是着名的玄武湖。
     玄武湖西北部与长江相连,驻扎着南梁国水师分部。
     玄武湖南岸,东、西各有一座矮山,东边那座叫覆舟山,西边那座叫鸡笼山。
     鸡笼山东南麓,前几年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它就是同泰寺。
     同泰寺正门对面是建康城皇陵区。
     皇陵往南就是皇城。
     皇城分内城和外城。
     内城北部是皇帝皇宫、太子东宫,南部是百官衙署。
     内城最核心衙署是皇宫里的尚书台,所以内城也叫台城。
     皇城南门朱雀门、台城南门大司马门、覆舟山山峰,这三处形成一条直线,就是建康城中轴线。
     中轴线并不是南北垂直,而是偏东北~西南走向20度。
     所以整座建康城,其实是东北~西南走向的。
     长江的江夏(武汉)~江州(九江)段,长度约500里,是西北~东南走向。
     过了江州,长江忽然急转掉头、成为西南~东北走向,经900里过了建康(南京)后才成为东西走向。
     这段900里长江的左右两岸,就是人们常说的“江东”、“江西”。
     建康城的中轴线,正是与这段西南~东北走向的长江平行。
     陆学仁领着萧西风、马健来到同泰寺,隐身在上方空中。
     萧西风问陆学仁:“陆组长,你知道同泰寺有多少僧侣吗?”
     陆学仁:“回萧副司君,南梁皇帝萧衍建立同泰寺时,对标目标是洛阳白马寺。这里的占地面积、建筑规模、僧侣人数已经超过了白马寺,达到600人。”
     萧西风点点头,又问:“这么多人,他们日常干些什么事、怎么分工管理?”
     陆学仁:“回萧副司君……”
     萧西风挥手打断他,笑着道:“咱们日常聊事,不用老是回呀回的,直接说就行。”
     陆学仁愣了一下,随即拱手笑道:“谢萧副司君。梁国对佛教的管理,最高官员是太仆卿手下的贰庙令沈寡;往下是大方丈莫闻大师,他是梁国佛教教首,兼几座寺庙方丈;再往下就到各寺庙住持,也叫僧值或僧主。同泰寺住持叫弘元。”
     萧西风见对方停下,抬手示意他继续。
     陆学仁:“贰庙令、方丈、住持这三个职位属于朝廷十八班官员。住持以下的小头目就没官身了,他们是维那、斋主、司水、咨客、知藏、禅头。维那是安保队长、斋主是厨师长、司水是环卫班长、知藏是图书馆长、禅头是教学组长。这些人每人带一帮手下,维持寺庙运转。”
     萧西风问:“几百人的寺庙,开支不会小。他们从哪里搞钱?”
     陆学仁:“这个不是问题。以同泰寺为例,萧衍在建康城周边划拨了几千亩良田给它,它还有香客的香火捐款。萧衍一人的捐款数就很惊人。寺庙不需缴税,僧侣也不服徭役。同泰寺非常富裕,其它普通寺庙也不差。”
     萧西风:“难怪南北两朝对立、战乱不止,但佛教徒却越来越多,寺庙比以往更加兴旺 。那……咱们轮回司怎样影响他们?”
     陆学仁:“轮回司的传统做法,是通过掌控方丈大师来影响佛教和寺庙。同泰寺的莫闻方丈是我们的人,他受我手下一名八层鬼将控制。”
     “你那名鬼将会现身与莫闻见面吗?”萧西风饶有兴趣问道。
     “不会。但也时不时让对方看到模糊影子。”陆学仁答:“有时为了支持莫闻、树立他的权威,阴修会借莫闻之手对凡人施点法术,避祸消灾什么的。……嘿嘿,要不,萧衍怎么会信佛?”
     萧西风对陆学仁的话十分理解。
     这样的事,萧西风在长安终南山、平城小玄都坛、吴郡天目山等地也经常干。只不过是与道教合作。
     “哦,对了。”萧西风问:“听说菩提达摩离开建康时,萧衍带兵追他到江边,达摩以一苇渡江,留下佳话。这应该也是你们的手笔吧?”
 

第575章 察寺庙状况 见方丈百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