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4章 冯氏新政(中)[2/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荒额外收益,非常困难。
     俊美大才李冲给冯太后出的主意“三长制”,就可基本解决这个难题。
     三长制的核心是: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自设一长,简称三长。
     三长由各单位推举产生;
     条件是有才、具德、守法;
     职责是统计户口、土地,催征赋税徭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
     这其实就是秦汉以来的地方管理制度改装版。但到鲜卑统治者这儿失传了。
     正是这种失传,导致北魏中央政府失去对基层体系的治理权。
     现在,若由中央政府把李冲的“三长制”推行下去,朝廷立马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从地方士绅手中夺回基层治理权,从而相对精确掌握国家的经济数据,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减少、避免国内冲突。
     冯太后虽然久居宫中,但她却不是普通家庭妇女。她比绝大多数须眉读书男儿还要聪明得多。
     她一眼就能看出“三长制”的要害所在。
     于是,她再次展现强硬作风,采用铁血手腕,先是逼迫18岁的儿子献文帝禅位,让5岁的孙儿拓跋宏登基,自己重新垂帘听政,亲自操作国家改革大计。
     献文帝拓跋弘退位后,很不甘心,一心想从母亲手里夺回朝廷控制权。
     这对母子展开了表面颇为平静、暗中惊心动魄的较量。
     最后,太上皇拓跋弘在23岁时暴亡。冯太后完全掌控朝局。
     顺便提一句,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为了避免后宫干政,曾经立下一个规矩:皇室立嗣,子贵母死。
     也就是,魏国皇室册封太子的同时,赐死太子生母。
     拓跋弘就是这一规矩的受害者之一。他的生母李贵人,就在他2岁成为太子时被赐死。
     也就是说,冯太后并不是拓跋弘的生母。
     她对后者丧命于23的大好年华,也许没有那么伤心难过。
     当然,生于皇室,被亲生母亲弄死的儿子,不在少数。至于被亲生父亲弄死的,那就数不胜数了。
     拓跋弘死后,冯太后没了施政障碍,她立即借孙儿皇帝拓跋宏名义下令:全国推行三长制。干扰者,灭族。
    喜欢。
  

第444章 冯氏新政(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