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8章 斩将[2/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晨总决战,他也是全身铠甲。
     将近丑时,王玄谟忽然被卫士叫醒。
     这种状况很少发生,王玄谟知道一定是有急事,所以他不会发火。
     王玄谟站起身,睡眼惺忪问:“何事?”
     卫士急切答:“禀将军,西营赵副将派人急报:西营遇袭,罗将军身亡。”
     “什么?”王玄谟大惊:“你再说一遍!”
     “西营罗文昌将军遇袭身亡。”卫士重复。
     “报信的人呢?”
     “就在门口。”
     “让他进来。”王玄谟有些气急败坏。
     一名卫士点着桐油灯。
     报信的有两人,一名步兵司马,一名骑兵都尉。
     二人同时对王玄谟行礼。
     骑兵都尉道:“属下西营骑兵都尉宫柏,奉赵副将之命前来急禀:有魏将一人从滑台城西门出城,遭我军巡逻队拦阻,发生打斗。敌将太猛,斩杀我军多人。罗文昌将军赶到,与对方激战。不幸陨落。敌将逃往虎牢关方向。”
     这名骑兵都尉思路清晰、口齿伶俐。通传事情清清楚楚。
     王玄谟听了,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对方单枪匹马冲出西营阻拦、斩杀多人不说,还杀了主将罗文昌!
     王玄谟闭眼冷静一下,强迫自己稳住心神。
     很久后道:“宫都尉,你们立即回营,转述本将军命令:着副将赵成之暂代西营主帅,辰时二刻行动计划不变。罗将军之仇,今后再报。”
     宫柏和那位司马立即挺胸答道:“末将遵命。”
     二人行礼,转身离去。
     王玄谟站在那里,思想有些宕机。
     回神之后,又久久无法平静。
     ……
     第二天,宋军准时发动了计划好的滑台城大总攻。
     崔勋之部攻东面、申坦部攻南面,没有变化。
     西面,因为主将罗文昌陨落,裨将赵成之暂代主帅,王玄谟不大放心,临时派刘武之领3千人过去增援。
     北面由庞秀之部主攻,罗武之部余下人马替补。
     辰时二刻,号角声想起,宋军从四面发起猛攻。
     滑台城四面战斗刚刚打响,忽然,黄河对面也响起了号角声。
     紧接着,对面擂响了战鼓。
     开始,号角声、战鼓声从滑台城正对面河岸传来。
     不久,对面河堤的号角声、战鼓声向两边河堤传播。
     不对,不是号角声传播,而是以滑台城对岸为中心,两边接二连三、接四连五…号角、战鼓声沿着河岸不断响起,连绵几十里远。
     那感觉,仿佛河对岸几十里岸边都埋伏着千军万马,随时可以扑杀过河。
     对岸连绵号角、战鼓声响个不停,这边宋军积聚的进攻气势,立马被打断,随即被消融殆尽。
     冲到一半的宋军,个个像是泄了气的皮球,顿时没了心气,精神垮了下来。
     没人再愿意朝前冲、去拼命。
     攻城队伍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于是有人开始掉头往回跑。
     凡是进攻,后头都会安排督战队。宋军也不例外。
     刚开始,掉头跑的人不多,督战队还能挥刀吓唬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往回跑的人实在太多了,督战队根本无能为力。
     而河对面的号角、战鼓声还是那么响亮、震撼。
     宋军官兵都明白:所谓拿下滑台城,已无可能了。
     于是,滑台城四面乱成了几锅粥。
     ………
     王玄谟站在北门河岸边,愣愣出神,像石化了一样。
     他知道,自己的滑台夺城战役,大势已去。
     还好,滑台城里的守军,没有出城反击。
     守到如今已万分艰难,他们应该是没有出城反攻的力气了。
     河对面的魏军,也没有立即渡河攻打过来。
     王玄谟在卫士们的簇拥下,回到了自己的中军营帐:指挥大船船舱里。
     过了许久,崔勋之、申坦、庞秀之、刘武之、赵成之几人才过来。
     他们必须先收拢队伍,稳住阵型,控制局面。
     那个花了不少时间。
     监军太监郭维一直都在。
     滑台城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得很清楚。
     除了摇头,他也没有言语形容。
     人都自觉到齐后,王玄谟坐着,众人站着、看着他。
     良久,他起身,抱拳,对着五位将军和郭维一一躬身作揖。
     然后,他回归主位,转身站定,道:“滑台城战役失败,主责在我。现在,本将军命令:西面军、南面军、东面军,次第登船,向下游碻磝方向开拔。刘武之、庞秀之部殿后。待三军撤完后,随即由陆路向碻磝撤离。解散,各位回去部署吧。”
     五位将军互相看看,又看看郭维。
     郭维点头。
     五人向王玄谟、郭维行礼,离去。
     从头至尾,五人都没说话。
     这种局面,五人实在也不知说什么合适。
     ……
     垣护之的110艘战舰,依然下锚停在虎牢关与滑台城之间的河面上。
     这天,楼船军官兵也听到了滑台城方向传来的号角声、战鼓声。
     响声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加上基本可以断定是从黄河北岸传来。垣护之明白:那是魏军搞出的动静。
     垣护之暂时统管着先锋军的斥候队伍。
     拓跋焘率2万铁骑进驻枋头,垣护之自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他也命斥候们密切关注着拓跋焘部的动静。
     情报表明:他们那里没有大部队调动。
     垣护之稍加思索,得出结论:密集、广泛、绵长的号角声、擂鼓声,那是魏军小股人马玩耍的花招,目的是给滑台城魏军鼓劲,同时扰乱王玄谟大军的军心。
     他觉得,现在的关键是两点:
     1.王玄谟大军最后一战,能否见效?
     ——对此,垣护之并不乐观。
     以前宋军士气高昂,也没拿下滑台城。
     现在军队士气逆转,再想得手,恐怕需要天大机缘才行。
     2.拓跋焘什么时候渡河?
     枋头镇距离黄河也就30里不到。
     目前,宋军控制着黄河下游东部区域,重镇只有碻磝一座。
     黄河中游的滑台城、虎牢关、金墉城还是由魏军掌握。更不要说洛阳这样的大城也是魏国地盘。
     若是拓跋焘渡江,河南的魏军战线势必重新连成一片。
     那样的话,宋军此次北伐效果,就不好说了…
     黄河再过个把月就会结冰封冻。
     如果此次北伐不利,那么在此之前,宋军楼船水师必须进入济水、赶到淮河,那样才算安全。
     垣护之立马意识到:自己不能待在原地了。
     要是拓跋焘在滑台城、虎牢关两头堵住自己,宋军楼船舰队就完了。
     必须立即转移!
    喜欢。
  

第368章 斩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