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2章 复社分化,中州兴书社成立[2/2页]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喊过来后,张书缘也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就让他去国子监招募人手去了。
     一听他要扩招人手,周道登顿时就眯起了眼,心说眼下这个节骨眼招人干啥?
     可还没等他开口,张书缘便就给他扔出了个苦差事。
     “文岸兄(周道登的字),本阁事急从权,废话这就不多说了。这之所以要你为我司要扩用人手,一是要大力配合都察御史们的提出的百日监管之政,二是我司眼下人手也着实不太够用。”
     “所以此事就劳烦你来办吧。”
     张书缘是笑呵呵的看着他。
     “大人,这非是卑职不愿,而是卑职眼下还负责我司务厅统筹之务,若是卑职暂离这万一误了大事可就不好了。”
     听完这话一瞬间,周道登瞬间就知道他要自己干嘛了,这是要让自己去得罪天下商科管事的人啊!
     “诶,此话可不容这么说呀,我商司之事虽重,但也不可脱离朝国啊,而如此之事得我皇如此赞赏。倘若我司若不出一份力的话,那怎能践行我司的宗旨?怎被百官看待?”
     “而且我司眼下人手也十分不足,解侍郎在准备出使之事,郭侍郎又在与兵部协调借马,毕侍郎则在助我统合,唯独只有你适合代表我商司巡视各地啊。”
     见他不想接此事,张书缘二话不说就给他戴起了高帽,更是在话里话外的告诉他,只要此事办成,你周道登便可成为了我商司第一人了,更是会因此进入皇帝的心中。
     而他之所以这样处理,自然是想玩一石二鸟之计,一是让东浙二党的内应忙活起来,二是把他们给支出去好培植新人顶替他们。
     听张书缘都把话说成了这样了,周道登这个名义上的下属,就算是再不愿意那也得愿意了。
     因为眼下的大明朝,就没有哪个人能舍弃地了“圣心眷顾”这个重大利益的事!
     将杂事处理完后,张书缘便就回去歇息了。
     时间流转,恍惚间便过去了五天。
     在这五天里,朝中是乱乱糟糟的,各个衙门的人都争相跳出来攻讦复社学子、温体仁及张书缘一系了。
     一时间,这事儿搞的朱由检是心烦不已,但好在此时的温系也不是泥捏的,站出来就与二党杠上了。
     双方是你来我往,一会儿你弹劾我手下的主事,一会儿我又弹劾你手中的地方县令。
     而张书缘这边,则是按兵不动,让人很是不解。
     至于上东厂,随着朱由检给它定了具体指标,所以没等他示意,曹化淳这个大太监便就主动挑起了大梁,只要是被弹劾之人,一律先抓了再说。
     而除了发生此类乱战之外,商业司大半官员也离开了京师去处理各种公务了。
     至于吴应箕,他则是在这五天内疯狂的拉拢认识的学子,而他第一个拉拢的人便就是好友方以智。
     而由于张书缘的关系,方以智在听到这事之后,二话不说就跟他站到一起,并同他筹办起了新书社来,且暂时给新书社取了个中州兴书社。
     ……
     结束了十月十五的朝会之后,张书缘这才姗姗来迟进了乾清宫。
     在将自己的布置跟朱由检详细说了一番之后,朱由检才松了口气。
     “小哥布置的好啊,这群学子虽然有些激进,但以朕观察,这若是能用好了未必不是一把利剑!”
     朱由检是凝重的开口,语气里全是对言官的恨意。
     “是啊,谁说不是。这群人除了懵懂点,其他的倒还不错。对了陛下,除了跟您说这件事外,我还想跟您商量另外一件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诶,小哥有话直说,别整那扭扭捏捏那一套。别人不知道你,朕还不知道?”
     朱由检一听又有事要商议,顿时便就将诸多杂事抛出脑外了。
     瞧见朱由检就跟狗脸似得说变就变,张书缘就有些无语了,心说我能跟你扭捏,还不是因为你?
     不过,这心里话他倒没说,反而是神情严肃的说道。
     “陛下,我想掌控舆论!”
     “舆论?要那个干啥?咋了?你好好的尚书一职不做了,想跑去做言官?”
     在朱由检看来“舆论”这东西是重要,但再重要也重不过自己手中的权利。
     “嗨,不是我不想做尚书了,而是想要借着眼下时局操控那群学子,让他们心向我们做事。而且舆论这事可要比我尚书一职重要。”
     “是吗?有这么重要?”
     此时的朱由检仿佛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若是按历史中的他来说,那肯定是将舆论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但这个时空的他却早就是将这想法给摒弃了。
     “陛下,我可以负责的说,舆论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而自我大明往前数,历代王朝之所以活不过三百年,一是末期皇帝昏聩无法集权,二是皇权不下乡,指使有心之人钻了空子裹挟百姓,三是…三百年光阴国家制度一尘不变,无法消弭发展矛盾。所以结合这三条来看,哪个朝代它能不灭亡?”
     “所以,以我看来,我们眼下必须得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比如掌控舆论!”
     张书缘是严肃的开口。
     “恩,说的有理。朕也时常在想这个问题,起初朕还以为,这真是应了那些个牛鼻子老道的说辞,可听你这么一说朕到是豁然开朗了些。”
     “小哥,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掌握这舆论。”
     朱由检是不禁的点头,也感觉这三百年国祚是如他所说的那般。
     “陛下,我的打算是让复社分裂出的中州兴书社为我所用。而这半个月内,我已拉拢了其创建人之一,让其重新结社了。此社一旦稳定下来,那我们便可启动一项名为“开智”的计划。”
     “开智?”
     朱由检听的有些懵,下意识就感觉到了危险。
     因为,在古时的帝王看来,百姓只有是听命行事的愚民才好控制,而朱由检自然不可免俗。
     “陛下,是否是在想,我要让那些人教百姓们识文断字,阅读史书?没错,我是有这个计划,但此计划并不适合眼下。眼下那群脱离复社的学子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以白话告诉百姓们家国的情况,让他们形成一股力量,来挟制言官,进而推行一系列变革措施。”
     将自己盘算好的计划,跟朱由检好好的讲了一遍后。
     朱由检便就开始思虑其中的利弊了。
     说实在的,这件事对朱由检来说是好坏参半的,好处是可以让民间力量来推动朝廷变革,而坏处是自己很容易被民意所裹挟。
     “小哥,你说的这些,朕明白大概意思了。可这其中的……”
     “陛下,世间万事没有完美之说,而且您可别忘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这天下万万百姓才我大明的根基!”
    喜欢。
  

第232章 复社分化,中州兴书社成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