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挥手,朱由检就让王承恩捡起奏疏,传递给众人查看了。
     而韩爌等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被奏折的内容给吓到了。
     只见,这近乎三万顷的田产,每年产出的十之四成都不约而同的流向了在京的勋贵外戚,而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这奏疏里记载的田亩数量与查实的数量竟然有着一倍多的差距。
     要知道,一万顷田,可是等于一百万亩啊!
     而整个北直隶有多少耕地?
     据张居正的丈量结果来看,整个北直隶大约有四十九万顷田。而当时清退完之后,其中仍有近乎十分之四的田产在朝廷及权贵豪族的手中。
     “大胆,大胆!!”
     “陛下,臣等请旨,以兼并民土之罪,诛杀嘉定伯等人!”
     看完了奏折后,在场的所有人便就无语了,但再无语他们也得表现出跟皇帝是穿一条裤子的,毕竟这些被查出来的人,那是已经将手都快伸到皇帝裤裆里了。
     “杀?杀了岂不是便宜他们?!”
     “来呀,传朕旨意。”
     “朕惟国家之治,赖股肱之良;庙堂之政,需贤能之辅。今朕观温体仁,才学渊博,见识卓越,又立大功,为朕所深知。其在朝多年,历任要职,皆能尽职尽责,为国效力。朕思之再三,加封温体仁为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死死的看了眼这群人,朱由检旋即就喝了一声并下旨,让温体仁入阁了。
     听到这话,韩爌、周道登等人简直是如同死了爹娘一般,但是他们却又不敢出言阻挡,只怕皇帝会因怒火而迁怒他们。
     “臣叩谢吾皇恩典。”
     “温爱卿平身,望卿入阁后,当以国家社稷为重,殚精竭虑,为朕分忧。凡国家大事,卿需多要与诸阁臣共同商议谨慎决策。朕望卿恪守秉持公正,不偏不倚,为我大明谋长远之计,为百姓谋福祉之策。”
     “臣定不辱使命,定不辱陛下恩典!”
     温体仁欣喜异常,赶忙就给朱由检叩头谢恩。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
     听到温体仁入阁的消息后,勋贵外戚一系便就傻了眼,只觉得是没啥好日子过了。
     “这既然温爱卿为朕立下如此大功,今入内阁,眼下之事又是户部之管辖。温爱卿,朕命你自即日起领衔三司严查兼并逆案,另外再将理清之皇庄田产尽数退还。”
     “臣遵旨!”
     眼下既然有了详尽数据,那么朱由检也不用再给这群人留面子了,当即就命令温体仁严厉打击这些人了。
     而至于退还多少在册的,那就得等散朝之后,他二人商议了。
     ……
     话音落下,奉天殿中,众人是面面相觑,但没一个人敢在此时提反对意见,而究其原因还是这件事太过出格了且被人捅到了明面。
     “启禀陛下,那嘉定伯等人所犯之罪,实乃震撼世人,敢问陛下其罪员该作何责罚……”
     看着一脸怒相的朱由检,身为礼部尚书的周士朴就走了出来。
     “将周奎等人禁足于府任何人不得靠近,如有违者当视同罪!”
     看了眼趴在地上如死狗的周奎,朱由检是死死的捏着手。
     这要不是他周奎是自己的岳父,那自己肯定要立马砍了他的!
     而张书缘看着周奎的惨像,脸色是丝毫未变。
     在他看来,这周奎有此下场才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诸位爱卿,我朝实乃多事之秋,而眼下从朕之皇庄便可管中窥豹,我大明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
     “陛下所言甚是,张大人所言之“官绅纳粮”实乃利国利民之策,若我朝能上下一心,我大明朝政必可荣光焕发,财政更是可解燃眉之急!”
     见情况成了这个样子,前来述职的山西布政使黄宗羲便第一个站出来赞同了。
     见是自己人出言帮腔了,张书缘便就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他待办完事后到自己府上一聚了。
     “恩,黄大人所言甚是,微臣也赞同。”
     随着黄宗羲开口了,一些中立的小官也开了口。
     就这样,三人成虎,再加形势变化,东、浙、勋贵三系瞬间就同意了施行新政。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巩固贤良。”
     “张爱卿听旨。”
     “朕封你为御点钦差总览官绅纳粮一案,各部衙门需全权配合,望卿等克忠职守,秉持公正,行为百姓谋福祉之策。”
     “臣等定不辱吾皇圣命!”
     随着给六部下达了强制配合的命令,吏部尚书李长庚等人便就躬身接旨了。
     聊完了这件事后,朱由检便就看向了群臣,用眼神示意他们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事要说。
     “启奏陛下,臣有奏。”
     见皇帝示意,礼部尚书周士朴便走了出来。
     “周爱卿有何事啊?”
     “禀陛下,我朝太傅已滞京师三月有余,若再不召见臣恐会被世人所诟病。”
     此话一出,张书缘与朱由检瞬间就精神了。
     说实在的,南方走私大案在明面是结束了,但暗地里却并没有停止,因为这个案子涉及到了当朝太傅,而且弄不好这后面还会牵扯出一大票的退休老臣。
     而在之前的三月中,朱由检之所以迟迟未召见刘一燝,主要是近来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没空管他。
     也是,自己巳之变结束后,整个大明就忙的飞起,事情更是一桩接一桩的,根本就容不得朱由检静下心来查案。
     “传旨,召太傅刘一燝觐见。”
     “召太傅刘一燝觐见~”
     朱由检的话语落下,顷刻间便就有数道太监声音传出了大殿……
    喜欢。
  

第223章 温体仁入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