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6章 决战前的部署[2/2页]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部为我朝叛民……”
     互相看了一眼,孙承宗就代表张书缘与李邦华回应了。
     “什么?!皇太极安敢如此!!”
     一听这话,朱由检便再也不能自已了,站起来就开始骂皇太极不当人子。
     “陛下,敌占区内的确如此。那些叛逃过去的贰臣纷纷蛊惑遗民,使民众加入敌军。而皇太极不但大肆接受,还扬言腐化遗民称:若想活命需得取发留首……”
     见朱由检是彻底怒了,张书缘等人是赶忙起身跪下开口。
     没错,自从建奴打下了玉田、迁安之后,皇太极便让一众叛徒出言蛊惑了,不但在两个月内拉拢起了一支六万人的仆从军,还从其中挑选了些善战之辈补充到了汉八旗之中……
     骂了好一阵,朱由检才缓缓的坐下。
     “都说说吧,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发完了脾气,朱由检便回过了神来。
     听到这话,殿内的众人便看向了张书缘、李邦华、孙承宗三人。
     “启奏布下,为今之计,臣建议我军需快速夺回玉田、迁安等城,然后再行包抄切断石门镇与遵化方面的敌军联系!”
     在场的一些知兵大臣纷纷出言。
     总得来说就是,除了以韩爌为首的内阁之人外,其余大臣皆是主张先夺回境内的重要城池,然后再将建奴给驱出关。
     “启奏陛下,诸位臣工的建议,臣不慎赞同。原因有二。一乃此战我内阁与兵部早有商定,二乃,若此战以正面决战之法易使敌军回转关外。”
     见众人是劝朱由检跟建奴正面决战,张书缘下意识的就站了出来。
     “张阁部,你之所言是为有理,但不如此作战,那我朝身在蓟州一域的百姓改如何安身?陛下,那些臣民可是日夜在盼着我天兵降临拯救啊。”
     听到张书缘的话,那些守旧老臣又开始了言语了。
     “启奏陛下,张阁所言虽是有延误之嫌,但臣以为,为确保能将敌首围杀于我大明境内。臣建议还是依照先前商定处事即可。”
     见一大票人在劝解朱由检罢黜先前的战略计划,李邦华就走到了殿中跪了下来。
     “够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见群臣又要吵起来了,朱由检便就一摔杯子。
     “朕意已决,就按先前内阁与兵部拟好的策略行事。”
     “臣等遵旨。”
     “张卿你为此次防战的提出者,你来给大伙说说接下来的作战构思吧。”
     “臣遵旨。”
     见朱由检依旧是坚定先前的主张,张书缘便就在心底一笑“小样,还想忽悠朱由检?你们的皇帝早就不是原来的皇帝咯。”
     说实在的,这场战事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在最开始时他也不愿意交出如此代价来换取灭杀皇太极。
     但很无奈,若是不引诱他入关,那后金在扛过这次粮荒之后,就只会是越来越强!
     不为别的,正是因为他后金有皇太极这个雄主!
     “诸位请看舆图。”
     拍了拍手,张书缘就命殿外的公公,抬着一幅巨大的舆图放在了大殿中央的地上。
     “诸位请看,目前我军与建奴主要对峙在井儿峪、杨家板桥、丰润城、榛子镇、永平府卢龙及建昌营一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我军想要将敌首灭杀在关内,只能用那迂回之计,命三省之勤王大军,将半数兵力布置于井儿峪和建昌营二城。”
     “再配合上这二城的关宁铁骑,由此便可将酋首锁在关内了!”
     张书缘拿着棍子是不断指指点点的开口,宛如一讲课的教师一般。
     “嘶…张阁,这是什么战法?下官怎么没在兵书上见过?”
     一众知兵大臣瞬间就感觉眼前一亮,只觉的这战法甚是恐怖。
     “呵呵,诸位觉的这形状像个什么?”
     张书缘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是看向了众人。
     “像什么?”
     “诶,这好像是个钳子啊!”
     张书缘不说还好,一说众人便就发现,这战场态势很像是被一只巨大的螃蟹钳子所擒拿。
     “对!正是钳子!而此法是张某结合兵法所揣摩出来的,我愿称其为钳形攻势!”
     见众人惊奇的看着自己,张书缘就不要脸的给自己贴金了。
     其实,这战法并不稀奇,只是眼下这群人没回想起来,满脑子想着该如何与建奴正面决战。
     在历史中,第一个使用此战法的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人,而是我华夏的第一帝国所使用的。
     据史书记载,在秦灭赵时,就用了这招。始皇帝命王翦与杨端从东、南两侧发动攻击攻打赵国,在经过连番大战之后,最终迫使赵军退守至了都城邯郸……
     “好!此法神妙!如此一来这建奴就插翅难逃了!”
     耳中听着张书缘装呗,但众人眼前却是越看越激动了。
     在想明白了关键后,他们已经是能想到该如何与建奴决战了。
     “张卿之法甚好!既然如此,那就照此视为吧!”
     大手一挥,朱由检就笑着让小哥退到了一旁。
     “既然大计已定,袁崇焕听旨!”
     “臣在!”
     “朕命你即刻回转井儿峪整军备战,于下月初三执行此计,朕要你务必于下月中旬前,夺回我石门镇、遵化及罗文峪、洪山口等长城关隘,将建奴彻底锁死在我大明境内!”
     “臣遵旨!”
     “孙卿、李卿、张卿听旨。”
     “臣在!”
     “朕命你三人即刻携带勤王大军半数返回辖区,倾全力配合袁督师作战!另外,朕再赐尔三人尚方宝剑,如遇贪生怕死、怯战、临战脱逃之辈,无论官职一律先斩后奏!!”
     “臣等遵旨!”
     “孙元化,王建义、耿如杞、郑崇俭,顾继绅听旨!”
     “臣等在。”
     “朕命尔等,即刻分兵助力孙卿三人正面作战,如有畏首不前者杀无赦!”
     “臣遵旨!”
     “钱爱卿何在。”
     “臣在。”
     “卿之重担事关此次大战胜败,朕于你便依之权,即刻调拨粮草军需与前线,若有贪墨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当斩!”
     “臣遵旨!”
     说完这句话后,朱由检便就站了起来。
     “此次一役,事关我大明兴衰,望卿等上下勠力同心,与朕一道再造大明!”
     “臣等谨遵圣命!”
     见皇帝起身了,在场的一概大臣也同时站起弯腰领命了。
    喜欢。
  

第186章 决战前的部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