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咱们有了钱可以省去很多事了。”
     “是啊,这有了钱感觉还真不一样。”
     朱由检此时是意气风发,脑袋中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当然,实际上有些事情他已经是在做了。
     “陛下,这钱全部都到京了吧?”
     “嗯,都到了,朕也在前日的朝会上动了这笔钱了。”
     “啊?!您动了?这……”
     张书缘傻了,他还想用这笔钱去投资产业和布局呢。
     “怎么?这笔钱不能动?”
     “能动…陛下,您用了多少?”
     “用的不多,也就八百万两。朕把拖欠的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发了,又拨了点钱给各地修补城镇以及筑河。”
     “八百万,还好还好……”
     听到这里,张书缘终于是长舒了口气,他刚才还以为朱由检是把钱全部都给支出去了。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是处处需要钱的,而那两千万两说起来很多,但真要用起来恐怕再来一倍也打不住。
     因为,大明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缝补了。
     “陛下,这剩下的钱,我希望您不要随意支取了。”
     “哦?为何?”
     “陛下,据后世记载,自今年后半年起,我大明便正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中原各地是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由此便掀起了农民起义,我大明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哦对对对,这高兴的差点都忘了这事了。”
     朱由检一拍脑门瞬间就想起了那本杂书的内容。
     这本以为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一展宏图扶大厦于将倾了,但兴奋了半天却是忘了还有天灾这档子事情了……
     其实,自他爷爷父亲那辈开始,这天象就已经是出现了异常了。
     虽然他们是察觉到了气候异变,但却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按照老办法去祭神或皇帝去发罪己诏,来祈求老天开恩。
     “小哥,你说的那个什么冰河时期,可有办法解决?”
     不过一瞬,朱由检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一把拉住张书缘的手就问了起来。
     “唉,没办法,这冰河时期是与地球自身的运动有关,就算是我那个时代也解决不了。不过,陛下不用去想这个,只要我们将境内的利益重新分配一下,就可以成功避免百姓起义!”
     “哦,对对对,只要人能有吃的就不会造反。”
     “对,所以接下来这笔钱,我要用来去丈量土地,理清人口,发展外物,编造新军。同时还要安排人去海外购买粮食,另外还要寻找两种农作物,一个名叫土豆,另一个是叫红薯,当然也许这两种植物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但其形状味道应该和后世差距不大。”
     张书缘是尽可能的用白话,让朱由检理解的自己的意思。
     “小哥,你说的什么土豆和红薯是在产在哪里?可能满足百姓需求?”
     “能,至于我说的两种作物恐怕得需要陛下出手了。”
     “哦?为何,难道你不知道那作物在何方?”
     “陛下,不是不知道,而是这两种作物的原产地距离我们太远,而我境内…应该是已经传入了,但具体在哪儿我就不好说了,因为后世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又说是在福建,又有说是在两广,总之应该是有了。”
     “好,那你将这土豆和红薯的样貌味道写出来,朕这就交代曹化淳去办。”
     “等等陛下,除了要找这两种作物以外,您还得再找一个人!”
     “谁?”
     “宋应星!”
     “宋应星……”
     “对,他是我大明为数不多的牛人之一,按我们后世的说法,他就是科学家,可以制造出您看到的手机。”
     “此言当真?!他…他现在在何处?”
     “应该是在江西,至于是在哪个府…我就想不起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书缘有些不好意思,没办法,毕竟谁也想不到会有朝一日穿越啊。
     “好,你把东西给写出来,朕这就去安排曹伴伴,对了,等下小哥勿要走你我喝一杯。”
     “嗯!”
     点了点头,张书缘很快就在纸上写出了土豆与红薯的特征以及图案。
     将写好的东西交给朱由检后,他旋即就去往了乾清宫接见曹化淳了。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去而复返了。
     “参见陛下。”
     听到朱由检回来的声音,张书缘便就睁开了睡眼。
     这几天的一路奔波,他也休息的不好,所以自从朱由检走后他就坐在凳子上睡着了。
     见小哥要起身施礼,朱由检赶忙让他坐下。
     “小哥,怎么了这是?”
     “没事,是有些困……”
     “没事就好啊,大伴代朕去请皇嫂皇后。”
     “是皇爷。”
     王承恩旋即领谕就去请人了。
     殿内沉香缭绕,只剩他与朱由检坐在一块。
     “对了陛下,刚才光顾着说布局了,西南石柱秦良玉将军到了没?”
     趁着人还没来,张书缘就想问问近来的情况了。
     “没呢,前日收到的奏报,说是才走到陕西地界,怎么小哥想动一动军队了?”
     “嗯,有这个想法,说实话陛下,起初我还认为史书上记载的军事情况。是金人恶意杜撰的,可这去了趟山西我才发现,那金人在史书上还是说轻了。”
     点了点头,张书缘便就沉吟道。
     “哦?说轻了?”
     “对。据我观察,我大明军旅有几个情况,一是京营混杂战力堪忧,二是地方卫所糜烂有军户逃亡现象,三是地方卫所兵备有人在搞贪墨。据这三条,就不难猜出我大明主力为什么会连战连败了。”
     “什么?!”
     砰的一下,朱由检一巴掌就拍在了桌上了,整个人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陛下别急,急也改变不了什么。”
     “小哥,你说的事情是真的?里面参与都有谁?你可让明志去查了?”
     “没有查。”
     “为何?你不是想……”
     “陛下,我不是不想查,而是没办法查,一个不好那是要掀起大乱的,所以我才问秦良玉将军到了没。”
     说到这里,朱由检不自觉的便就捏起了拳头,整个人的后背是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要知道,京营可是他老朱家的安命本钱啊,这要是日后战况不好,这如何依靠京营去打仗,那岂不是去给敌人送菜?
     “所以陛下急不得,我们只能是得等卢象升或秦良玉到了才行。”
     “倘若陛下由此觉的安全出了问题,可以让许显纯搞一搞腾骧四卫,搞这个问题不大。”
     的确,腾骧四卫属于宫内的二十四监之一的御马监管辖,其不单拥有养马之能,还有一支独立于朝堂的禁军……
    喜欢。
  

第14章 危机将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