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都直了:“这大珍珠卖不卖?我给八百两银子,比收云锦戏服还多!”
小石头正用新做的黏合剂给山精粘灵纹珠,闻言举着个粘了颗小珍珠的山精晃:“不卖!这是万谷之源送的宝贝,比你的乐器金贵。想要啊?用城里的戏班锣鼓换,我给你颗贝背兽磨的珍珠,比你的铜镲还亮。”
唐小棠领着货郎看灵纹珠表演,司徒雪弹着《灵珠谣》,珍珠上的山水纹在光里流动,像真的有水流过山峦,引得货郎直拍手。“这珠子能当活的布景。” 她指着珍珠说,“比货郎的幕布新鲜,城里的人肯定爱看,比敲锣打鼓宣传强,还不用费力气搭布景。”
货郎赶紧从箱子里掏出套锣鼓,铜锣铜镲擦得锃亮,在阳光下像块大金疙瘩:“这是宫里戏班用的家伙,敲起来比老张头的锣响十倍,换你一颗灵纹珠咋样?比珍珠粉值钱,能给《灵珠记》伴奏,比聚贝螺还热闹。”
老张头往锣鼓上撒了把晶墨:“这玩意儿能改改,画上‘响锣符,敲起来比灵纹珠的光还吸引人,能传到邻村去,比货郎的扩音器厉害。一颗珠子太少,得加六十套新戏服,给山精们换着穿,比总穿一套强。”
司徒雪坐在水晶琴旁弹起了《换珠谣》,琴声刚落,灵纹珠突然往货郎身边滚,上面的鸟兽纹在光里对着他点头,像是在打招呼。货郎乐得直拍手,赶紧从箱子里抱出十套戏服,山精们见状都往箱子里钻,扒着戏服就往身上套,结果把帔衫穿成了裙子,引得众人直笑。
“这琴音比讨价还价管用。” 她往货郎手里塞了颗贝背兽磨的珍珠,“拿着这个去城里卖,比灵纹珠还值钱,还能顺便宣传咱们的新戏,比干坐着强。”
中午,李婆婆用货郎换的锣鼓当餐桌,铜锣倒扣过来就是个大圆桌,上面摆着珍珠汤圆、香料炖肉、灵晶糕,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戏班师傅们吃得直咂嘴,说这比城里最大的酒楼还舒坦,连吃饭都有乐器伴奏。
“这锣鼓能当戏里的武器。” 李婆婆往老头碗里舀了勺肉,“演打仗戏时当锣锤,比木头做的结实,还能敲着助威,比灵枢草做的鼓好用,一举两得。”
下午,货郎要走时,往院里卸了箱油彩,说是给山精画脸谱用的,换灵纹珠的粉末。“这油彩是京城最好的,比香料根粉鲜艳十倍。” 他往唐小棠手里塞了盒,“下次来给我留五十张《灵珠记》的票,我给你们带城里的戏评人,比咱们自己说好使。”
小石头往货郎车上扔了个聚贝螺做的小号角:“这个送你,路上能听戏班师傅吊嗓子,比萤光虫披风亮。回头带点卸妆油来,山精的脸谱总洗不掉,比卸夜戏妆还麻烦。”
货郎刚走,光柱里就 “哗啦” 落下堆东西,是些带着花纹的珍珠粉,堆在地上像座小雪山。本源之兽的声音顺着光柱飘过来,带着点得意:“听说你们排新戏了?这些珍珠粉换你们的黏合剂配方,比货郎给的多,还送三十颗灵纹珠!”
李婆婆往珍珠粉堆里扒了扒,抓起一把往汤圆里撒:“这粉比贝背兽磨的细,做点心正好,比货郎的珍珠粉香。星痕,把黏合剂配方给它们,换了这些能做更多灵纹珠装饰,比货郎的道具还管用,万谷之源的诚意真足。”
傍晚时,夕阳把戏台染成金红色,山精们穿着粘了灵纹珠的云锦戏服试演《灵珠记》。聚贝螺在戏台边 “呜呜” 地当海怪叫,灵纹珠在台上转着圈,上面的山水纹在光里流动,像真的有山有水。彩绒兽在台下用鼻子拱着云丝堆成座位,萤光虫在天上拼出 “好戏开演” 四个字,引得周围的村民都搬着小板凳来占座,连邻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唐小棠靠在彩绒兽背上,看着台上的试演,金色的珠子突然亮了亮,里面映出万谷之源的侍从正在学用黏合剂粘灵纹珠,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凑在一起递珠子,像群忙碌的小工。平衡之钥的七彩光晕在她手腕上流转,与净化之火的金色光芒交织着往光柱飘,像是在夸他们学得快。
“他们粘的珠子没咱们的牢。” 小石头举着个粘了灵纹珠的靠旗晃,“这上面加了香料粉,闻着香还能驱虫,比货郎的道具多了股味,回头教给万谷之源,换他们的新花纹珍珠。”
夜深了,灵晶灯笼和灵纹珠的光把院子照得像白天,戏班师傅们还在教山精唱夜戏。山精们穿着粘了灵纹珠的戏服趴在彩绒兽背上记词,贝背兽钻进他们的戏服口袋里,把贝壳当小灯笼照亮唱本,看得本源绒都蹲在戏台顶上,用丝线缝新戏服,丝线在月光下拉出银亮的线,像在织银河。
唐小棠往每个贝背兽的贝壳里都放了颗灵米,往灵纹珠上倒了点灵枢蜜,免得它们半夜饿醒。香味混着珍珠的清辉飘满院子,连风都带着股戏文里的味道。她知道,有这些会动的灵纹珠帮忙,有伙伴们一起排新戏,这里的故事只会越来越热闹,像灵纹珠上的花纹一样,越来越生动。
“晚安。” 她轻轻说了声,“愿明天的正式演出,座无虚席。”
夜风吹过院子,带着灵晶和香料的清香,彩绒兽的呼噜声、聚贝螺的余音与光柱里传来的粘珠声混在一起,像首温柔的歌谣。远处的海面上,防火船的汽笛声隐隐传来,为这充满期待的夜晚,添上了悠长的尾音。
喜欢。
第356章 戏服点睛?初亮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