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魏公子?”
田秀点头。
太子大惊。
他一直以为禁卫军是皇帝的心血,却从来没有想过他居然是魏无忌编练的。
太子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母后和他说过,信陵君似乎与父皇是好朋友?
“父皇,儿臣听说您和魏公子是朋友?”
田秀呵呵一笑:“我们不仅是朋友,还是过命的兄弟。”
太子满脸惊讶,又问道:“那后来魏公子又为什么率领联军围攻邯郸和父皇为敌?”
田秀神色有些落寞,缓缓说道:“当年魏公子带兵攻打邯郸,那是为了国家,并非是私人恩怨。朕念着与他的情谊,又因他编练禁卫军有功,便将他儿子魏羽列入功臣之中。”
其实这里田秀也是有私心的,魏羽可不光是信陵君的儿子,他还是自己的女婿。
张良都上了凌烟阁功臣榜,魏羽自然也得上来。
太子听后,不禁感慨:“如此英才,却不能为父皇所用,着实可惜。”
田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需审时度势。你日后为君,要懂得用人之道,也要明白平衡之术。”太子郑重地点点头,再次看向凌烟阁内的功臣画像,心中对这些人的功绩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凌烟阁上,为这些画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
凤祥六年,冬。
晋王田玉来信,说是王后李氏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宣。
皇帝听说以后很高兴,下令册封田宣为世子。
第二年春天,楚国那边也传来消息。
田乐业的两个妃子怀孕,但其中一个三个月流产了,还剩下一个快要生产。
楚王让皇帝为他的孩子赐名。
田秀就说:“这孩子有一个哥哥去世了,朕不希望他有事朕看这个孙儿就叫安吧。”
四个月后,田安出生。
不过很遗憾,田安是个女孩儿。
五月,韩非上书皇帝,认为齐王已经十四岁,该到封地就封。
淳于越也上书朝廷,希望齐王能早日回到齐国。
田秀只好下令让齐王回到临淄。
按照周礼,诸侯王的封地就封母亲也会跟随。
不过田秀却留下了淑妃,只让齐王到封地去。
齐王田恒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洛阳。
田恒一走,群臣又上书皇帝,请求让襄阳王到封地就封。
田秀则以襄阳还没有建成,回绝了群臣的建议。
田彻得以继续留在田秀身边。
凤祥七年六月。
漠北传来的消息,丁零、东胡等部落对其他几个部族展开兼并。
这次丁零和东胡几个部落出兵是给唐朝上书了的,他们说要帮唐朝皇帝讨伐不听话的部族。
这让唐朝中央很难受。
他们都是接受了朝廷册封的,现在要打着朝廷的旗号去讨伐那些拒绝接受朝廷册封的部落,这事儿田秀还真不好阻止。
但是,要是不阻止他们,田秀又担心等他们灭掉了这些不顺从田唐的部族,就会脱离掌控。
田秀绝对把群臣召集来商议一下,该怎么办?
大殿上,群臣坐定。
皇帝说道:“漠北的消息都听说了吧?你们有什么看法?我天朝是不是要出兵干涉?”
韩非拱手说:“陛下,这次发动战争的几个部落,都是明确表示愿意忠于我大唐的,他们打着讨伐不成的旗号去讨伐其余几个部族,朝廷只怕很难干涉。”
李牧咳嗽了一声,拱手说:“陛下,左相之言差矣,等这几个不足吞并了那些不服大唐管束的部落,他们一定会成为新的祸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李牧又接着说:“所以臣以为,我们绝不能作壁上观,必须要出兵干涉。”
韩非反驳说:“丁零,东胡这几个部落都是效忠大唐的,他们打着皇帝的旗号去讨伐不臣,朝廷难道要阻止?”
朝廷的确没法阻止。
要是田秀下诏不许他们对那些拒绝臣服唐朝的部族动手,只怕田唐以后也没什么威信了。
人家帮你打那些不听话的小弟,你个当大哥的不帮忙就算了还拦着,以后哪个小弟还跟你混?
“这阻止不行,不阻止也不行,朕该当如何?”田秀看着群臣询问。
姚贾听了以后就说:“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
“司徒快说。”
姚贾说道:“现在漠北要内战的消息肯定已经传开了,陛下可以派出使者到漠北去,给那些不愿意归顺朝廷的部落下诏,让他们归顺朝廷,这些部落正在火烧眉毛,大唐这种时候向他们伸出援手 他们一定不会拒绝。”
“只要他们接受了大唐的册封,那么丁零、东胡就都失去了出兵的借口,草原又可以继续维持现状。”
田秀有点担忧的说:“这些部族要是不愿归顺呢?”
姚贾笑着说:“不会。”
“为什么?”
姚贾说:“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他们没得选,不答应归顺朝廷,大唐一定会支持丁零、东胡他们,到时候这几个部族必死无疑,他们没那么蠢。”
说到这儿,姚贾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得意的说:
“就算他们宁死也不归顺大唐,也没关系,我们看着他们内战就好。”
“等到战争结束,漠北差不多就剩下五个部族。”
“这五个部族是不可能铁板一块的,他们一定想兼并对方独霸草原。”
“而这种时候,大唐只要稍稍推波助澜,就能让这五个部落咬起来,而我们只需要作壁上观。”
田秀听完以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不管漠北将来怎么打,都得求着田唐。
这也符合之前田秀制定的战略。
利用蛮夷来制衡蛮夷。
喜欢。
第765章 凌烟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