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红云,眼神飘忽着不敢看他。
何雨柱看着她这副又羞又窘的模样,哪能不明白她的小心思?
他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伸手隔着桌子轻轻点了点她:“傻娥子!想哪儿去了?”
他眼里满是促狭又温柔的笑意:“咱这不是按老礼儿来嘛!
送你回去,后天——正日子,我安排亲朋好友,风风光光把你从娘家接回来啊!这叫‘迎亲!”
这话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娄晓娥心头那点因二婚身份,而生出的忐忑和卑微。
她原以为,能在院里摆上两桌,请相熟的邻居们热闹热闹,已是何雨柱给她的最大体面了。
没想到,他竟如此郑重其事地守着这老礼儿。
要把她像头婚的大姑娘一样,正正经经地从娘家迎娶进门。
这份心意,比什么都贵重。
“好!”娄晓娥用力地点点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哽咽般的坚定。
脸上的红晕更深了,是羞,更是暖。
饭后,两人默契地收拾碗筷。
昏黄的灯光下,小小的厨房里,水声哗哗,碗碟轻碰。
娄晓娥洗碗,何雨柱就站在一旁用干布仔细地擦拭,偶尔低声交谈两句。
空气里弥漫着寻常夫妻过日子的踏实与温馨。
收拾停当,何雨柱推出自行车。
娄晓娥裹紧了围巾,坐在后座上,轻轻环住他的腰。
自行车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胡同里响起,碾过青石板路,朝着城西那片更显幽静的街区而去。
冬夜的寒风有些刺骨,但紧贴着丈夫宽阔的后背,娄晓娥只觉得安心。
不多时,自行车停在了一栋带着小院、颇有气派的二层小洋楼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周围普通四合院的低矮不同,这栋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出。
只是此刻,只有一楼客厅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晕,二楼则是一片沉寂的黑暗。
车还没停稳,娄晓娥就利索地跳了下来。
脚步带着急切的雀跃,小跑到那扇熟悉的、漆色有些斑驳的朱红大门前。
抬手就“咚咚咚”地敲了起来,声音里是藏不住的激动和思念:
“妈!妈!是我,晓娥!我们回来了!快开门呐!!!”
门内立刻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打开,娄母那张写满期盼和担忧的脸出现在门口。
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鬓角的几丝银发和眼角的细纹。
“晓娥!我的儿啊!” 娄母的声音带着颤音,一把将女儿紧紧搂进怀里。
手掌用力地拍着她的背,“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可想死妈了!
外头冷,快进来,快进来!” 她一边说着,一边急切地把女儿往温暖的屋里拉。
目光却越过娄晓娥的肩头向外张望:“柱子呢?柱子没跟你一块儿?”
“在呢在呢!”娄晓娥回头望了一眼,脸上是幸福的光彩,“柱子哥在锁车呢,马上就来!”
“好好好,快跟妈进屋暖和暖和!”
娄母这才放下心,拉着女儿的手,像怕她再跑了似的,快步走进了亮堂的客厅。
喜欢。
第三百零四章 送娄晓娥回娘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