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9章 张家口,走私者的天堂[2/2页]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韧竹万杆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修建了张家口堡。
     现在张家口堡归宣府镇万全都司管辖。
     由于宣府镇没有布政使司。
     政务军务自上而下就是总督、巡抚、各级兵备道。
     因此张家口的军管意味浓厚。
     此时的张家口可不是,旧时空联系京冀晋蒙四省的大城市。
     它现在不过是万全右路参将,统辖下的一个小小墩堡。
     可墩堡和墩堡也是不一样的。
     万全右路所有的墩堡,一百多座加起来也没有张家口堡一个,更有价值。
     虽然秋冬之际的马市,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可是张家口堡里面商铺林立,依然热闹非凡。
     张家口比之总兵驻地宣化府,还要繁华百倍。
     这里有应天府的罗缎铺,各种精美的罗缎,色彩斑斓,质地柔软。
     苏杭罗缎铺,针脚细密、线条流畅、色彩明快,讲究的就是人工刺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那是许多鞑子贵妇的最爱。
     潞州、泽州绸缎铺里,讲究的就是相对的物美价廉和历史悠久,因为都是晋商自产自销的产品。
     绸缎价格高,毛利多,却不是主流。
     大宗布匹的交易,才是主流。
     这还得是临清晋商的布帛铺和绒线铺。
     松江棉布手感柔软、质地细腻,关键是够厚实。
     经得起多次冲洗,很受牧民的喜欢。
     杂货铺里,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牧民们可以不穿丝绸棉布,穿皮袄皮裤皮坎肩。
     可生产结构单一的蒙古各部落,只有牛羊,其他生活必需品必须靠杂货铺。
     杂货铺里有他们需要的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那是保证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的灵丹妙药。
     各行有各行的交易铺面,有行会有巡检司管理交易秩序。
     一条这样的交易铺面,可以绵延四五里长。
     开市的时候是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漠北喀尔喀或者漠西土户特的牧民,因路途遥远,来到张家口时,马市已经关闭。
     这样他们只能去附近的私市交易了。
     这样的行为就属于走私的范畴,巡检司在晋商的关照下,是不去收税的。
     张家口堡外面,远道而来的牧民们,会寻觅到水草较好的妥当地点,扎营安装蒙古包毡房,将赶来的马牛羊群就地放牧。
     这时候畜群的主人,往往是部落的头人。
     就去附近找寻,曾有贸易关系做过买卖的商号商谈接洽。
     熟人嘛,都是信得过的。
     牧民们没有闲着,商人们自然也不能闲着。
     在归化城、张家口、独石口、杀虎口一带经营的晋商。
     探听到蒙古商队到来的消息,往往就要先派一个会来事的大伙计。
     到蒙古商队宿营地里,查看牲畜和毛皮的成色和数量。
     大伙计会预估一下货物总价。
     衡量一下自家商号是否能吃得下,吃得下最好。
     吃不下还要想着,做个二道贩子,转手再挣一波钱。
     待大伙计心中盘算定,就要把蒙古头人邀请到商号里。
     安排住进头等旅馆,珍馐美食咔咔造,一顿酒足饭饱,增进完感情之后。
     就会拉着蒙古头人来到商品样品展示区。
    喜欢。
  

第199章 张家口,走私者的天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