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5章 扮演神明的换装系统(完)[2/2页]

快穿:宿主她总在偷偷装神明 喧哗上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例。”
     明曦扫了系统一眼,说道:“下次的事情,下次再说吧。”
     ……
     张秦死了之后,姜安开始大肆清理朝堂,手腕悍厉地把和张秦有关的人全都杀了。
     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反对姜安称帝的人,之前姜安一直找不到理由,光明正大地处理掉给他们,包括侯有为那些人。
     现在有了。
     牵扯到谋反,就是十张嘴都说不清。
     这场清洗持续了整整七日。
     菜市口的刽子手换了三拨,护城河的水都被染红了。
     朝堂上被清理掉了一大批人,又补上了许多女官,这回没人敢再质疑了,一个个的宛如受惊的鹌鹑一样,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
     一些人甚至怀疑,张秦的谋反,从头到尾都在姜安的算计之中。
     毕竟事后得到最大利益的人,就是姜安。
     ……
     秋风卷起说书人案板上的折扇,惊得醒木 “啪” 地拍响。
     茶棚里嗑着瓜子的老汉们纷纷挺直腰板,专心听那绘声绘色的讲述:“要说咱们上头这位啊,当真是狠辣!张将军尸骨未寒,她便血洗朝堂,连三岁稚子都不放过……”
     话音未落,角落里的货郎突然冷笑:“恁这老儿,可知去年大旱,是谁开仓放粮三个月?又是谁下令免去了咱们十年赋税?”
     争论声中,隔壁茶摊的说书先生摇着羽扇娓娓道来:“列位莫急,且听我讲那女军师明曜翊宸护行元君——”
     话未说完,满座茶客纷纷放下茶碗,连嗑瓜子的响动都停了。
     要说这些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除了女帝,就是女帝最厚爱的那位军师了。
     民间甚至很多人编了野史,戏说女帝和那位军师之间的故事。
     “要说元君助陛下平定乱世时,有一次回乡,那可是单枪匹马挑了十八座匪寨!”说书人眉飞色舞,“后来功成身退,陛下亲自牵马送行三里,还在咱们寿州城立起九丈高的生祠!”
     暮色漫过城墙时,寿州百姓正挤在庙宇焚香。
     金身塑像的神像剑眉星目,衣袂间缀着的不是寻常纹饰,而是麦穗与稻穗。
     卖炊饼的王婆毫不心疼地往功德箱里投了三枚铜钱,嘴里念叨:“希望元君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也保佑陛下……”
     她忽然压低声音,“虽说手段狠了些,但到底没让咱们饿着肚皮。”
     明曦的庙宇逐渐成了香火最盛的所在。
     有人求姻缘时,发现签筒里多了支 “天赐良缘” 的上上签。
     有人求平安,竟在供桌上捡到专治风寒的草药包。
     野史里将姜安写成诛杀功臣的暴君,但却总也绕不开她亲笔题写的庙额“护国佑民”,更绕不开那道 “凡姜氏子孙,见军师庙必拜” 的祖训。
     百年后的某个清晨。
     新任宁宗皇帝摘下冠冕,身着素服踏入庙祠。
     司礼太监展开黄绫,宣读的谥号在晨光中荡开涟漪:“护国灵应武穆文襄真君——我朝首位得文武双谥者,当受万世敬仰!”
     香烟缭绕间,帝王望着神像若有所思——
     或许真正的传奇,从来不是史书里冰冷的记载,而是百姓们口口相传的信仰。
    喜欢。
  

第925章 扮演神明的换装系统(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