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东江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静谧无声,唯有一楼会客室还透着光亮。四面落地玻璃将走廊昏黄的灯光反射进来,在地面和墙壁上形成一道道冰冷的纹理,仿佛给这个空间铺上了一层寒霜。
程望与邓露神色凝重,应学院方的邀请,与学院代表及伦理委员会负责人在此会面。此次事件已然在舆论层面掀起波澜,触及到了敏感神经,学院出于种种考虑,强烈要求会面全程录像,并且安排了学校保安在旁陪同。
伦理调查小组负责人周安坐在一侧,面容严肃却难掩疲惫之色。他手中正翻动着一份“实验室自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学院紧急自审后对外公布的唯一文件,此刻在他手中,似有千斤重。
程望微微侧头,看了看身边同样一脸严肃的邓露,轻声提醒道:“录像一定要安排专人独立固定管理,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剪辑内容、篡改事实。”
现场灯光有些刺眼,程望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此次前来,并非是要无端指控学院。只是当前案件情况特殊,我们必须明确解剖样本的来源,以及与受害者身份的关联,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无辜学生的权益不受损害。之前我们所提出的伦理失效窗口问题,至今依然存在。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刘某导师单独安排取样的具体细节。”
周安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关于‘单独安排这一点,我们会详细核查学院的出入记录,对工作室的门禁系统以及教职工卡的使用情况展开全面调查。”
程望目光坚定地对着镜头,严肃说道:“我们已经掌握了部分资料,显示你们的出入系统记录与实验日志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希望贵校在将相关数据呈交法庭时,能够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一时间,会客室内的气氛陡然凝重起来,空气仿佛被寒冬的冷风瞬间冻结,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压力,如同水滴在寂静中滴答作响,敲打着每个人的内心。
隔日凌晨,城市还在沉睡之中,技术团队已经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按照学院提供的门禁数据与监控视频进行逐帧比对。每一个画面的切换,每一个时间节点的核对,都倾注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在昏暗的灯光下,技术人员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中的鼠标不停地点击、拖动,仔细分辨着每一帧画面中的人物、时间和动作。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小声交流,遇到模糊不清的画面,还会反复放大、调整亮度和对比度。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比对,终于有了重大发现。确认刘某导师带着韩璐在案发前三天至少出现三次进入实验室暗角。画面中,他们的身影在深夜的实验室中显得格外诡异。刘某导师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带着韩璐匆匆进入。而且,他们还曾携带记忆卡与冷链样品箱出入。日期准确、时间精准,均在晚间灯光关闭之后。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有人能使用“紧急钥匙”进入实验室,可这钥匙的来源却成了谜团。
科研助理被带到了询问室。室内灯光有些昏暗,科研助理坐在椅子上,眼神闪躲,显得十分紧张。询问人员严肃地问道:“关于那把紧急钥匙,你知道它的来源吗?”科研助理嘴唇微微颤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避而不谈,只是低下头,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
与此同时,校园里早已炸开了锅。校园舆情通过学生自发的论坛迅速发酵,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微博话题“解剖现场曝光”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推到热搜榜第三。评论区里,大部分学生都表达出了恐慌之情。
“天呐,我们住寝室晚上还能安心上自习吗?”
“身边居然可能隐藏着冷漠的解剖者,太可怕了!”
一句句充满恐惧和担忧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程望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寂静的校园,脑海里不禁回放起昨日凌晨自己在摸索林地转角时闻到的那股刺鼻的“防腐剂味”。他深知,这起案件已然不仅仅是单纯的法律问题,更是一场对伦理道德的巨大震荡。
上午十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实验记录室的地面上,但室内的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程望带领团队和伦理委员会代表缓缓走入这间充满神秘与紧张气息的房间。
邓露小心翼翼地拿来密封的样本盒,将它们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她深吸一口气,戴上手套,开始一件一件地在众人面前开示。她的动作缓慢而沉稳,眼神专注而坚定。
“编号从EH 23到EH 29。”邓露边说边仔细观察着样本盒上的编号,然后轻轻打开其中一个样本盒,取出里面的样本,放在显微镜下。她微微俯身,眼
第59章 解剖(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