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干净,‘杀得干净,也‘背锅得干净。”
顾靖低声说道:“她太清楚我们会怎么查。她的每一份证据,都是为审讯而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们还记得段良说她‘没有挣扎吗?”程望话锋一转。
“她不挣扎,是因为她安排好了一切——连失败。”
“她不是为了复仇而杀人,她是为了让这场复仇,连自己也一并埋进来。”
姜宛喃喃自语:“这像是一场……献祭。”
顾靖不置可否地看了程望一眼:“你对她有没有一点同情?”
程望缓缓摇了摇头:“我不是心理学家。”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我是警察。”
“她以受害者之名,发动了比许澈更残酷的谋杀。”
“段良有罪,但他不是那把刀的主人。”
分析室的气氛愈发沉重,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墙面上那条案件主线被红线圈出,连接着段良、林姝、许澈三人的照片,以及三段命运交汇时间点:
2019年5月,林姝婚后一年,父亲突发脑梗去世,母亲精神状态开始不稳定,林姝向丈夫提出暂时停职回家照顾,遭拒。那一刻,她的眼神中或许充满了无助与绝望,家庭的重担突然压在她的肩头,而丈夫的拒绝让她感到孤立无援。
2021年3月,林姝被发现独自在安禾街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登记,为期半年,共记录8次深度谈话,其中3次提及“严重压抑感、婚姻控制与财产焦虑”。在那间小小的咨询室里,她或许一次次倾诉着内心的痛苦,试图寻找一丝解脱的希望。
2023年9月,段良以“商业拍摄”名义与林姝建立私人接触,起初正常,后逐步演变为林姝主动“讲述困境”,并持续以“共同毁灭”意象建立心理依赖。从最初的偶然相遇,到后来的步步引导,林姝或许早已在心中谋划着一场复仇的棋局。
程望盯着时间线久久未语。这是他遇到过最不“刑事化”的谋杀案,没有尖叫、没有勒索、没有强制暴力,却在心理、经济、婚姻三层结构上,把一个人一步步推入命案的深渊。
“这案子再不封口,社会影响要炸。”顾靖低声提醒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程望点点头:“安排新闻口与宣传组,统一表述为‘婚姻失衡致极端情绪引发命案。”
“删去林姝对段良的所有情感引导描述,只保留司法证据链。”
“她已经死了,但不能让她的剧本还在舞台上演。”
“我们要对的是现实,不是悬疑小说。”
姜宛喉咙动了动,最终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拿起桌上的资料,一页页重新审校。她的眼神专注,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技术组整理完全部证据链了吗?”程望问道,他的目光看向顾靖。
“刚结束,远程司法鉴定所也已盖章。”顾靖回复道,“每一处电子证据、纸质遗书与物理指纹轨迹全部闭合。”
“段良确认不再翻供,拟送交检方预审。”
“许澈呢?”姜宛开口,“他的资产问题有没有线索?”
“有。”程望一字一顿地说,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但我们不能现在动他。”
“为什么?”姜宛疑惑地问道。
“因为他不是这个案子的主犯。”程望解释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他可能是林姝十年前崩溃的根源,但在现有证据中,他没有动手、没有参与。”
“我们能做的,是把他的社会面处理交由相关部门,包括他名下基金会捐赠造假、商业报税问题等。”
“刑事上,他不会坐牢。”
顾靖轻声说:“林姝知道。”
“她早知道。”
程望闭上眼,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他的心中或许在感慨这起案件的复杂与人性的纠葛。
“所以她才选了段良——选一个可以替她完成剧本的人。”
“一个可以坐牢的人。”
案情分析室的灯依旧未灭,三人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幅跨越三年的谋杀网络,谁也没有说话。他们的眼神中或许有着对案件真相的感慨,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正义的坚守。
窗外晨光终于透入玻璃,光线落在墙上的那行红字上:
“最完美的谋杀,是让人以为它只是命运。”
但他们都知道,那不是命运。
那是人心。
喜欢。
第56章 镜中谍影(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