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章 画室里的谋杀案(三)[2/2页]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快乐的小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谁听见的?”程望追问道。
     “楼下住户,一个中年女租户,她说5月18日晚11点左右曾听见死者阳台上有激烈争吵声,但只听到女声。男声太轻,内容听不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5月18日,死者死亡前一晚。”程望眼神一凛,“继续查通话记录。那个夜晚的争吵对象必须查出是谁。我们要与运营商紧密沟通,获取死者5月18日当天的详细通话清单,包括通话时长、通话时间点等信息,然后结合她的社交关系进行逐一排查,找出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
     当天下午,办案组兵分三路:一组走访死者亲属及学员;一组排查死者经济账目和画作销售记录;一组专查死者通讯及当晚通话内容。
     程望则亲自带人前往南江区的恒美画廊——死者供画的商家,也是与其有争议的李宗麒名下产业。
     画廊坐落于老城区一条文化街内,木制门楣斑驳,带着岁月的痕迹,而内饰却现代雅致,透着一股艺术气息。李宗麒穿着一身白衬衫,神色镇定地迎接了程望一行人。
     “我跟陈老师合作四年,确实最近有点分歧,但不是仇杀那种程度。她要求涨稿费,我们未及时响应,但并未撕破脸。”李宗麒解释道。
     程望目光审视着他:“你最后一次与死者见面是什么时候?”
     “5月16号,画廊洽谈,商讨下季度画展。她当时态度正常。我们讨论了画展的主题、作品风格以及预计参展的画家名单,陈俞雯还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整个过程氛围都比较融洽。”
     “之后有电话联系?”
     “有,5月18日晚她微信发我几幅新作,说可以给我们展览用。然后……然后就再没消息。她发的那几幅画风格独特,色彩运用很大胆,我当时还回复她,觉得这些作品很有潜力,能为画展增色不少。”
     “你5月19日在哪?”
     “我在杭州谈业务,可查酒店记录和高速ETC。我去杭州是和一家知名艺术机构洽谈合作,希望能引进一些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到我们画廊展出。我入住的是杭州西湖边的XX酒店,19日上午在酒店会议室与对方团队进行了初步洽谈,下午还参观了他们的艺术工作室,晚上一起吃了晚餐,这些都有相关人员可以作证。”
     程望点点头:“我们会核实。你认识郑楷吗?”
     李宗麒面露一丝迟疑:“知道是她学生,曾在一场画展上打过照面,听说他对陈老师挺……倾慕的。”
     “倾慕?”
     “死者当年长得不错,气质也好,学生喜欢她正常。只是她一向冷淡,对待学生也比较严。郑楷在绘画上很有天赋,陈俞雯对他的指导也格外用心,所以郑楷对她除了师生之情,可能还夹杂着一些别样的情感。”
     “你觉得她有仇人吗?”
     “她性格孤傲,不怎么合群。也有人嫉妒她。同行之间说不清。在艺术圈,竞争激烈,难免会有一些人因为利益或者嫉妒产生矛盾,陈俞雯虽然才华出众,但她的性格可能也得罪了不少人。”
     离开画廊时,程望沉默许久。他总觉得这案子缺了一块拼图。死者的死不只是情感冲突,也许背后掩藏着更深一层的裂痕。
     而这裂痕,或许从5月18日那场阳台上的争吵开始。
     ……
     当晚,法医组从死者指甲中提取出一丝微量异物,为白色涂料混有少量树脂胶残留。在之前勘查现场时,法医就注意到死者指甲缝里似乎有不寻常的物质,所以在进一步检验时着重进行了分析。
     技术组经过详细检测和成分对比,初判可能为某种画材,但该成分并未在死者画室其他地方检测出相同配比。技术人员解释道:“我们通过对涂料和树脂胶的成分分析,发现这种配比在常见的画材中并不多见,而且与死者画室现有的画材成分有明显差异。结合案发现场情况,推测这可能是凶手带来的特殊画材。”
     程望站在技术室外,望着夜色中的雨帘,低声道:“凶手带着自己的画材进入,又在死后将其收走……他曾在这儿创作过。”
     “你是说——他也是个画家?”陈晟喃喃。
     程望没有回答。他只是深吸了一口气。
     案件的画布已展开,而他,必须在这残缺的痕迹中,勾勒出杀人的真相。
    喜欢。
  

第40章 画室里的谋杀案(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