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爆炸案(十)[2/2页]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快乐的小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年人,一个刚出实习期的年轻护士,还有个正要下班接妻子的警卫员。你替他们决定了死亡的方式,以为是唤醒,可他们连选择听没听你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姜廷川神色未变:“他们只是代价。”
     程望站起身,缓缓开口:“你不是信仰者,你是毁灭者。”
     杨成当晚即被起诉为共犯,检方认为其明知爆炸计划仍协助布设,构成共同犯罪。尽管其自述有女儿重病等客观困难,法律上并不构成免责。
     “选择是一种能力。”程望在笔录最后写道,“人只有在极度困境中才能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成为人。”
     刘峰的身份则复杂许多——他是曾经的“接受者”,又是自爆案的执行者之一。他在爆炸案后自首,提供了姜廷川心理渗透方式、接触路径与宣传内容,是整个案情中唯一主动供述、且信息关键者。
     最终他被列为从犯,缓刑五年,强制心理康复计划同步启动。
     而“无声信仰”的其余潜伏用户,经由公安部网络审查系统追踪到数十名活跃发言者,其中八人因传播仇恨言论、策划暴力行为被捕,其余转入动态监控名单。
     一周后,江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爆炸案破获情况。
     程望未出席发布会,他在发布会当天,独自走进殡仪馆,参加那位在医院爆炸未遂案中牵扯的护士——邵青的追思会。
     她在湖滨地下车库爆炸案中受伤严重,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仍于十天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离世。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是一名公交车司机。
     程望将一束白花放在灵堂前,站了很久。
     雷涵说,他从那天回来之后,再没有提过姜廷川这个人。
     只是在案卷上,程望最后亲笔写下了一段总结:
     “破坏世界很容易,建起理解极难。真正的毁灭,不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而是在某些人放弃与世界对话的那一秒。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是火药,不是工具,而是每一个心甘情愿活在愤怒中的人。——程望,二〇二五年五月。”
     本案至此结束。
    喜欢。
  

第23章 爆炸案(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