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报名动员,最终,大约有两千多名乎浑邪人站了出来,主动表示愿意为秦军充当向导和协助者,成了同胞口中的“带路党”、“乎奸”或“卖国贼”。
这个数字,说实话,让米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原本乐观地估计,怎么也能拉出七八千人来。
人数上的差距,像根小刺扎在心里,终归还是自己这个“指挥官”没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为了摸清传言扩散的根源,多克和单提兰暗中在人群里走访了一圈。
带回来的消息印证了米风最坏的猜测:源头果然是秦军内部。
没错,就是自己人在背后捣鬼,散布着动摇人心的言论。
谣言这东西,一旦散开,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极难根除。
尽管秦军士兵和指挥官们磨破了嘴皮子,反复解释、安抚,试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平民百姓的眼中依然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
那些关于秦军阴谋的流言,逻辑上明明漏洞百出,却偏偏在恐惧和不安的土壤里扎了根。
不过,从结果上看,局面似乎暂时对米风有利。
大部分平民虽然心不甘情不愿,抵触背上“叛徒”的骂名,但终究在各种劝说和现实压力下平息了骚动,选择了沉默地等待转运。
更大的阻力来自上层。
事情一发生,就有人火速将米风这种“离经叛道”的招募方式捅到了最高指挥部。
漫长的两个多小时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终于,上面的批复下来了——只有干巴巴的两个字:
“允许”。
这两个字背后,可想而知经历了怎样激烈的争吵和角力。
但无论如何,绿灯亮了,转运工作总算可以磕磕绊绊地启动了。
燕山城的铁路系统早已在战火中瘫痪,平民们只能依靠卡车和临时征调的车辆,先向南撤往最近还有交通节点的城镇。
然而,米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第二道命令紧跟着砸了下来——解除他“前线临时最高指挥官”的职务,改任为“转运使”,职责仅限于平民的安置和安全转运工作,并要求“各部予以配合”。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临时最高指挥官”虽然头衔临时,却握有实打实的战场指挥权和资源调配权,各部就算心里不情愿,明面上也得服从命令。
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转运使”算怎么回事?
闻所未闻!
以前处理平民和俘虏,都是各级指挥官直接负责,哪有专门设立这种“虚职”的道理?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后面绝对有人憋着劲儿要把米风往死里整!
可偏偏米风这个当事人,反应迟钝得让人跳脚!
他居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似乎还没嗅到那浓烈的危险气息。
对军队内部派系斗争门儿清的多克急得火烧眉毛,他一把找到米风,劈头盖脸地低吼道: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联系王黎将军!再晚点,你小命都要交代了!什么狗屁‘转运使,下一步就是解除你的兵权!到时候,没有我,没有010,没有单提兰这帮人帮你顶着,你孤家寡人一个,拿什么去应付那些明枪暗箭?!”
多克看得透彻。
上面允许米风用招募的方式平息暴动,恐怕已经是王黎或拓跋烈这些支持他的将领,在后方顶着压力争取到的极限了。
国尉府的大佬们未必真看好这种做法,只是迫于形势才捏着鼻子认了。
但米风绝不可能再继续握着“临时最高指挥官”这么大的权柄了。
说不定这个临时头衔,本身就是王黎他们先斩后奏硬塞给米风的,现在国尉府收回去是必然。
可这个新安上的“转运使”,绝对是有人趁机落井下石,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连多克这个花旗人都知道,新秦军队体系里压根没这号官职。
现在冷不丁扣到米风头上,还假惺惺地要求“各部配合”?
配合个屁!
现在前线最高指挥权落到了那个叫文斯文的少将手里,这人名不见经传,多克严重怀疑他
第278章 解除兵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