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随后弘庆帝对着身后的挥了挥手,曹公公赶忙吩咐一众太监道:“快拿御酒来。”
     曹公公话音刚落,只见数百名小太监捧着酒瓶和酒碗来到了士兵身边。
     片刻后,弘庆帝见士兵们手中都端起了酒碗,他也接过了曹公公手中的金杯。
     弘庆帝手持金杯,眼中满含悲怆,缓缓扫过眼前这两千余名风尘仆仆,军容肃然的将士。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穿透寂静,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将士的耳中:
     “大夏的将士们!”朕今日站在这京师城下,为尔等斟满这杯御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杯酒,第一杯,当祭我大夏牺牲将士的英魂!”
     弘庆帝手腕一倾,将杯中酒水郑重地洒在脚下的土地上,在场的三军和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这第二杯酒,朕要亲自敬汝等,敬我大夏的勤王之师!”
     “若没有汝等舍生忘死,没有你们的力挽天倾,今日这京师城门,挂的将是突厥的狼旗!朕与这满城百姓,将沦为异族的阶下囚!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朕的恩人!是我大夏江山的再造之臣!”
     弘庆帝在三军阵前的一番慷慨之言,直叫一众将士热血上涌,泪洒当场。
     “今日,朕与尔等,同饮此杯!”
     弘庆帝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举手间带着武将般的豪气。
     “谢陛下!”x2025
     两千余将士热血沸腾,齐声怒吼,将碗中御酒一饮而尽!
     那滚烫的酒液顺着喉咙倾泻而下,瞬间点燃了胸中的火焰。
     弘庆帝喝过酒后,对着身边的曹公公又摆了摆手,曹公公当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来。
     早就等在一旁内阁首辅崔颖恭敬接过曹公公首宗圣旨后,朗声读道:
     “圣天子在上!天佑大夏!臣崔颖,率文武百官,谨代天下兆民,伏颂圣恩如海,天威浩荡,众将听封!”
     闻言陈敬之等人当即单膝跪了下去。
     崔颖继续读到:“今胡尘已靖,王畿重光!陛下龙心大悦,泽被苍生!特颁此恩旨纶音,非为酬庸,实为彰天宪,励忠良,昭示天下,赤心报国者,永沐皇恩!”
     “陈敬之,上前听封!”
     陈敬之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翻涌的激动,深深拜伏于地:“老臣在!”
     “尔统帅勤王之师,千里驰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于京师城下!驱除鞑虏,护我社稷,此乃定鼎之功!朕与满朝文武,天下黎庶,皆感念汝之忠勇!”
     “特晋封尔为靖国公!食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臣...叩谢天恩!”陈敬之叩首道。
     崔颖继续道:“特加授尔太子少保!望尔以老臣之德、宿将之威,辅翼东宫,明德修武!”
     太子少保是正二品的虚衔,又是太子的老师,在场一众文臣武将当即露出羡慕的目光。
     陈敬之叩首道:“老臣一介武夫,蒙陛下不弃,授以公爵,委以宫保之重!老臣唯有以此残躯,竭尽驽钝!定必不负陛下信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崔颖的目光扫向了一旁的沈烈,继续读道:
     “沈烈,上前听封!”
     “末将在!”沈烈闻声出列快步上前,身形挺拔如枪,随后单膝跪地。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声音清朗而不卑不亢,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沈烈年未弱冠,勇冠三军,忠义天授!于社稷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其功有三!”
     “其一,单骑破阵,生擒敌酋!此功摧敌胆魄,挫其锋芒,为京师解围首功!”
     “其二,密宗妖僧作祟,沈烈临危不惧,与天师道众合力斩灭邪法,挽狂澜于既倒!”
     “其三,练军有方,麾下骁骑兵,所率七百骑,从云州起转战千里,斩首无算,军纪严明,锐不可当!此真乃我大夏虎贲勇士,天赐神将!”
     说到这,崔颖略作停顿,让沈烈的惊世之功在众人心中回荡。
     百官中已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看向沈烈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
     “此等不世奇功,彪炳史册!朕心甚慰,亦感天佑大夏,降此英才!特旨——”
     “晋沈烈为正三品威远将军! !”
     “封——武安侯! 食禄三千石!世袭罔替!”
     听见武安侯三字,在场文武百官瞬间哗然。
     ......
    喜欢。
  

第225章 进封武安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