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庆节的活动[2/2页]

一生走到老 邢成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河“,用胡萝卜、黄瓜、木耳、香菇摆成山河的样子,红的像山,绿的像水,好看又好吃。邢成义端着菜出来,说:“这道菜叫39;锦绣山河39;,祝咱们的祖国像这道菜一样美丽。“大家都拍手称赞,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苏清沅和徐涛给客人们唱红歌,《东方红》《歌唱祖国》一首接一首,客人们跟着打拍子,有的还站起来跳舞。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唱着这些歌建设祖国的,没想到今天在这儿又听到了,真亲切。“王店长给老爷爷端了杯热茶,说:“您慢慢听,我们给您多唱几首。“中午的时候,素味斋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穿着军装,胸前挂着军功章,说是听说素味斋的国庆活动热闹,特地来看看。王店长赶紧把他扶到炉边坐下,陈露给她盛了碗刚熬好的鸡汤,邢成义给她敬了个礼,说:“爷爷,谢谢您为祖国做的贡献。“老兵笑着说:“都是应该的,现在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好了,我看着心里高兴。“他在祝福板上写下“祖国万岁,人民幸福“,字写得苍劲有力。客人们都围过来和老兵合影,听他讲过去的故事,李萌萌把老兵的样子画下来,说要永远记住他。下午,老兵要走了,王店长给他装了袋贴饼子和炸丸子,说:“带回去尝尝,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兵握着王店长的手说:“谢谢你们,素味斋的国庆活动办得真好,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素味斋的活动依旧热闹,有“亲子包饺子“,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包出的饺子有圆的、方的、长的,形态各异,却都充满了爱意;有“红歌对唱“,客人们分成两队,对着唱红歌,赢的一队能获得一份免费的甜品;还有“国庆故事会“,王店长给大家讲过去的故事,讲她当家的年轻时如何努力工作,讲祖国这些年的变化,听得大家热泪盈眶。陈露每天都换着花样做新菜,有“红旗飘飘“,用番茄和鸡蛋做的,红的像红旗,黄的像五角星;有“五谷丰登“,用五种杂粮做的,寓意着丰收;还有“团团圆圆“,用糯米做的圆子,象征着团圆。邢成义每天都早早起来打扫卫生,把院里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把小国旗摆得整整齐齐,他说要让客人们吃得舒心、玩得开心。苏清沅和徐涛每天都给客人唱歌、倒茶,苏清沅的吉他弹得越来越熟练,徐涛的歌声也越来越动听,两人相视一笑的样子,像秋日里最暖的阳光。李萌萌的画本越来越厚,里面画满了素味斋的国庆景象,有红灯笼、小国旗、猜灯谜的客人、唱歌的人们,还有那只总在院里晃悠的三花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国庆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天晚上,大家坐在院里,看着墙上的祝福板和李萌萌的画,心里都觉得暖暖的。王店长说:“这个国庆,是素味斋最热闹的一个国庆,谢谢大家的付出。“陈露说:“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看到大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我就高兴。“邢成义挠了挠头说:“我也觉得挺值的,累是累点,但心里踏实。“苏清沅说:“我弹吉他的时候,看到大家跟着唱,心里特别激动,觉得自己也为国庆出了份力。“徐涛握住苏清沅的手说:“我也是,能和大家一起庆祝国庆,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李萌萌举起画本说:“我把这些都画下来了,以后想起来,就能看到这个热闹的国庆。“三花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跳到李萌萌怀里,大家看着它,都笑了起来。红灯笼在风里晃着,灯笼里的光洒在大家脸上,像一层温柔的纱。灶房里,陈露炖的汤还在咕嘟咕嘟地响,香气飘出来,和着院里的笑声,在素味斋的夜空里久久不散。大家知道,这个国庆虽然结束了,但素味斋的温暖和热闹,会像这红灯笼的光一样,一直亮在每个人的心里。
     夜渐渐深了,邢成义起身去添炉火,灶膛里的火苗舔着新添的煤块,发出细碎的“噼啪“声,映得他脸上的汗珠亮晶晶的。陈露端来一盆温水,放在他脚边:“泡泡脚解解乏,今天跑了一天,鞋都磨破了边。“他脱了鞋,把脚伸进温水里,舒服得直叹气:“还是你细心,我自己都没留意鞋磨破了。“陈露蹲下来,拿起他的布鞋看了看,鞋跟处磨出个小洞,露出里面的棉絮:“明儿我给你补补,纳几层布底,保准再穿半年。“院里的红灯笼还亮着,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一群跳跃的萤火虫。
     苏清沅把吉他靠在墙角,徐涛正帮她收拾散落的乐谱,有张《我和我的祖国》的谱子被风吹到地上,他捡起来,看见背面有苏清沅写的小字:“国庆这天,徐涛唱跑调了,却比任何时候都好听。“他忍不住笑出声,苏清沅红了脸,伸手去抢:“不许看!“两人闹作一团,肩膀撞在一起,带倒了旁边的竹筐,筐里的彩线滚出来,缠在脚踝上,像系了串彩色的铃铛。
     李萌萌趴在桌上,给画本里的三花猫添了个小国旗,笔尖蘸了点朱砂,点在猫的额头上,像颗小红痣。王店长端来盘刚蒸好的红薯,放在她手边:“吃块红薯暖暖手,看你冻得鼻尖都红了。“李萌萌拿起一块,红薯皮裂开,露出金黄的瓤,甜香混着热气扑在脸上,她边吃边说:“王店长,明年国庆咱们还搞活动好不好?我想画更多人,画满一整本。“王店长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只要素味斋在,每年都给你留着一页纸。“
     张奶奶的小孙子不知啥时候醒了,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看见院里的灯笼,嚷嚷着要摘一个。张奶奶拉着他的手说:“灯笼是素味斋的,不能摘,咱们明年再来看好不好?“小家伙噘着嘴,指了指墙上的画:“那我要萌萌姐姐画的灯笼,画在我的小本子上。“李萌萌赶紧找出张白纸,给他画了个小小的红灯笼,上面还画了只小猫,小家伙举着画,笑得露出两颗刚长的门牙。
     后半夜,风渐渐停了,月光从云里钻出来,洒在素味斋的青瓦上,像铺了层薄霜。邢成义起来给煤炉添煤,看见王店长站在老梅树下,仰着头看枝桠。他走过去,听见王店长轻声说:“当家的,你看这院里多热闹,红灯笼亮得跟白天似的,客人坐了一院子,孩子们笑得多欢。“老梅的枝桠在月光里晃了晃,像在点头,王店长摸了摸粗糙的树干,眼里闪着光:“明年国庆,咱再挂更多灯笼,让整条街都亮堂堂的。“
     第二天一早,陈露在灶房蒸馒头,面发得宣软,她用筷子蘸着红点,在馒头上点出五角星的样子。邢成义扛着梯子去摘灯笼,陈露在底下接,红灯笼叠在一起,金穗子缠成一团,像抱了堆星星。苏清沅把小国旗收进盒子里,每面旗子都叠得整整齐齐,徐涛在旁边数:“一共二十八面,明年还能用。“李萌萌把画本收进抽屉,最上面那页写着:“国庆的素味斋,像块糖,含在嘴里,甜到心里。“
     王店长坐在柜台后,翻着这七天的账册,每一页都记满了数字,旁边还画着小小的对勾。她数着手里的钱,分出一沓递给陈露:“这是给你的奖金,你做的菜客人最爱吃。“又递给邢成义一沓:“成义,你跑前跑后辛苦了,拿着给家里买点东西。“再给苏清沅和徐涛各塞了一沓:“你们俩的歌声,给素味斋添了不少喜气。“最后给李萌萌一张崭新的画纸:“这是给你的奖励,明年好用。“
     大家都推辞着,说都是应该做的,王店长板起脸:“拿着!这是素味斋的心意,也是咱大家伙儿的念想。“陈露把钱塞进兜里,说要给孩子买件新衣裳;邢成义挠着头,说想给老娘扯块布做件棉袄;苏清沅和徐涛对视一笑,说要去买本新乐谱;李萌萌抱着画纸,说要去买盒新颜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院门口,张奶奶带着小孙子来道别,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的南瓜饼。“给你们留着当早饭,“张奶奶笑着说,“等过了年,清明咱再来吃素味斋的青团。“陈露往她包里塞了几个馒头:“带回去给孩子们吃,热乎的。“小家伙举着李萌萌画的灯笼,挥着小手喊:“明年国庆我还来!“
     客人们渐渐散去,素味斋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只是空气里还飘着炸丸子的香,墙上的祝福板还留着大家的字迹,老梅树下的青石板上,还能看见孩子们跑过的脚印。邢成义在院里扫地,扫帚划过地面,扬起细小的灰尘,在阳光里打着旋。陈露在灶房洗锅,水声哗哗,混着远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像支温柔的歌。
     苏清沅抱着吉他坐在门槛上,轻轻拨了个音,调子像月光,软软的。徐涛坐在她旁边,翻开那本旧诗集,念起新抄的句子:“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苏清沅跟着哼,指尖在弦上滑动,琴声漫过青瓦,漫过红灯笼的影子,漫过每个来过素味斋的人的心里。
     李萌萌蹲在老梅树下,捡了片落在地上的叶子,夹进画本里。叶子边缘有点黄,像被秋风吹出的皱纹,她对着阳光看,能看见细细的纹路,像条小路,通向热闹的国庆,通向明年的红灯笼,通向素味斋里,永远暖着的日子。
     王店长锁院门的时候,回头看了眼院里,红灯笼虽然摘了,可那点暖光像渗进了墙缝里,透着股热乎气。她摸了摸门环上的红绸子,绸子被风吹得软了,却还带着点灯笼的温度。“明年见,“她对着空院子说,声音轻轻的,却像颗种子,落在每个人的期待里。
     灶房的砂锅里,还温着昨晚剩下的汤,咕嘟咕嘟地响,像在数着日子,等下一个国庆,等红灯笼再挂上檐角,等素味斋的院里,再坐满笑着的人。
    喜欢。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庆节的活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