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子从模子底下漏出来,掉在地上滚了圈,沾了层面粉,倒像个裹了纱的小月亮。
“你这叫‘月落凡尘。”邢成义笑着拾起来,“刚店长说的团圆意头,可不就藏在这些磕磕绊绊里?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不摔个碗、掉个饼的?”
王店长点点头,指着窗外渐渐升起的月牙:“所以啊,中秋吃月饼,不光是尝个甜,是想让在外的人记着,家里有口热乎的等着。就像你们几个,虽然没回成家,凑在一块儿做月饼、说笑话,这不就是另一种团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刚落,徐涛突然一拍大腿:“那咱们得给月饼起个名!就叫‘团圆饼?”陈露摇头:“太普通了,叫‘拾光饼吧,咱们捡着这日子凑一块儿,多难得。”
熊立雄举双手赞成,结果手一扬,把旁边的蜂蜜罐碰倒了,琥珀色的蜜顺着桌沿往下滴,正好滴在邢成义刚切好的月饼上,像给饼子镶了道金边。“你看!”他指着那道蜜痕,“这叫‘月光流蜜,天意!”
大家看着那滴蜂蜜慢慢渗进月饼里,忽然都笑了。窗外的月亮越爬越高,厨房的灯光映着满桌的月饼,甜香混着笑声漫出去,倒比任何传说都更像中秋的模样。
王店长刚拿起块月饼要尝,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哗啦”一声响,探头一看,是小林抱着个纸箱摔在台阶上,里面的饼干模具滚了一地。“怎么了这是?”陈露跑出去扶他,小林红着脸爬起来:“闻着香味就跑急了,想借俩模具用用,结果脚下滑了。”
邢成义笑着递过块刚切的发糕:“先垫垫,月饼还热乎着呢。”小林咬了口发糕,眼睛一亮:“石榴味的?我正琢磨着做款中秋饼干,加桂花还是加栗子呢……”话没说完,就被陈露拉到操作台旁:“别想了,先帮我们压月饼!你那模具花样多,正好给咱们的‘月光流蜜添点新图案。”
小林刚拿起个兔子模具,徐涛突然喊:“等等!我这有个更好的!”他从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是颗捡来的石榴籽,“把这个压在月饼上,烤出来就是小红月亮!”说着就要往坯子里塞,邢成义赶紧拦住:“傻小子,生籽烤了会硬,得先泡软了才行。”
正说着,熊立雄端着刚熬好的桂花糖浆进来,脚下被门槛绊了下,糖浆“哗啦”泼了半锅,溅在旁边的月饼上,金黄的浆汁顺着纹路往下流,倒像给月饼镀了层琥珀。“可惜了我的糖浆!”他直跺脚,王店长却拿起块沾了浆的月饼:“这才叫锦上添花,桂花配月饼,原就该这么缠缠绵绵的。”
小林看得手痒,拿起兔子模具往浆汁未干的月饼上一按,雪白的兔耳朵立刻印在金黄的饼面上,沾着点点桂花,活灵活现。“太妙了!”陈露拍手,“咱们做两盒带兔子的,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去,他们肯定喜欢。”
徐涛自告奋勇去打包,结果找来找去没找到合适的盒子,灵机一动扯了块蒸笼布,把月饼一块块摆进去,再用红绳系个蝴蝶结:“这叫‘月在云中藏,比纸盒子有味道!”熊立雄凑过去一看,蒸笼布上还沾着早上做发糕的面粉,倒真像飘着层云。
忽然院墙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是隔壁胡同的几个小孩被香味勾来,扒着门缝往里瞅。陈露拿起几块小的递出去:“慢点吃,烫!”孩子们接过月饼,举着跑远了,笑声像撒了把银豆子。
邢成义望着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清辉洒在厨房的窗台上,和灯光搅在一起,暖融融的。他拿起块沾了桂花浆的月饼,递给王店长:“您尝尝,这滋味里,有咱们大家伙儿的影子。”
王店长咬了一口,甜香混着桂花的清冽在舌尖散开,忽然笑道:“我年轻时在供销社上班,中秋分月饼,每人两块,硬邦邦的像石头,可揣在怀里一路暖到家,比现在的精致点心还让人念想。”她指着满桌形态各异的月饼,“其实啊,最让人记挂的不是饼子有多甜,是一起分饼的人,和这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说话间,徐涛举着块印着歪脖子树的月饼跑进来:“我刚才给张奶奶送了两块,她说这月饼比城里买的还香,让咱们明儿再做两锅!”大家听了都笑起来,笑声撞在窗纸上,又飘出去,和着月光,漫了满胡同的甜。
喜欢。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应该知道什么是月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