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章 爱心送社区[2/2页]

一生走到老 邢成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瞬间暗下来,只剩柜台上的应急灯亮着,“其实我更担心上台会忘词,要不咱们把歌词抄在手心?”
     “那多明显。”邢成义从后厨走出来,手里攥着块刚凉透的面团——他刚才练手语时总觉得手指僵,特意揉了十分钟面活动关节,“我有个办法,咱们把副歌的词编成菜名记。‘感恩的心对应‘素高汤,‘感谢有你对应‘菌菇包,‘伴我一生对应‘莲子羹,都是咱们天天见的,肯定忘不了。”
     张杰蹲在地上系鞋带,闻言笑出声:“这招绝!我昨天切香菇时还在想,这歌词跟咱们熬汤似的,得慢慢品才入味。”他忽然站起来,对着空荡的餐厅比划了个“感恩”的手语,“你看我这手势,像不像端盘子?”
     李峰正把拖把塞进储物间,探出头接话:“我觉得像揉包子褶子。对了,明天要不要带点咱们做的素点心给社区街坊?就当是谢礼。”
     “这个好!”王子文抱着歌词本拍了下手,“我昨天烤了蔓越莓素饼干,甜度刚好,明天装在小盒子里,贴上‘素味轩的贴纸,肯定受欢迎。”
     几个人边说边往外走,夜风卷着槐花香飘过来。邢成义忽然停下脚步,对着巷口的路灯清了清嗓子:“要不咱们再唱一遍?就当是彩排。”
     徐涛赶紧掏出手机点开伴奏,陈露自然地站到中间,男生们往旁边退了半步——这是他们练熟的站位,像在后厨备菜时那样默契:邢成义在左,负责“定调子”;李峰和张杰在右,和声像给菜品加配菜;女生们站中间,声音像最后淋上的香油,提味又不抢戏。
     前奏响起时,有路过的街坊探了探头,笑着朝他们挥手。邢成义深吸一口气,领唱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点夜风的凉意:“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这次没跑调,尾音还轻轻往上扬了扬,像他平时给高汤勾完芡,最后撒的那把白胡椒,恰到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唱到副歌时,六只手一起抬起来。邢成义的手指还是有点僵,但比昨天舒展多了;陈露的指尖在胸前划过时,像在摆盘时调整菜的位置,又轻又稳;徐涛的手腕有点抖,却努力跟着节奏动,像在给客人倒茶时控制水量;李峰和张杰的手势虽然慢半拍,却透着股认真,像在揉面时不敢用力过猛;王子文的眼睛亮闪闪的,手举得最高,像在给刚出炉的饼干撒糖霜。
     路过的阿姨停下脚步,举着手机录像:“这不是素味轩的孩子们吗?唱得真好听!”
     歌声停时,巷子里的槐花都像静了静。徐涛脸红红的,捏着手机带起的绳结:“原来在外面唱,比在店里紧张多了。”
     “但比在店里有劲儿。”邢成义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刚才听见阿姨夸咱们,像客人说‘你做的菜真好吃似的,心里暖烘烘的。”
     回到家时,邢成义把明天要穿的白T恤平铺在床头,袖口沾的面粉已经洗干净了。他对着镜子又练了遍手语,“珍惜”的手势——双手拇指相碰慢慢抬起——这次做得很自然,像在托着刚蒸好的素包子,怕烫着又舍不得放下。
     徐涛把浅粉色口红摆在梳妆台上,旁边放着她画的手语图解:“感恩”是双手合十,“感谢”是掌心相对往外推,“珍惜”是拇指相碰。她对着镜子小声哼了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声音比白天大了点,像刚泡开的菊花茶,花瓣慢慢舒展。
     第二天下午五点,素味轩提前关了门。六个人挤在王东东的小面包车里,后座堆满了装点心的盒子,王子文的蔓越莓饼干香混着陈露带的栀子花香,在车厢里慢慢散开。
     “紧张不?”王东东从后视镜里看了眼他们,邢成义正攥着衣角,指节发白;陈露在给徐涛整理头发,发梢别了朵小雏菊——是早上摘的餐厅院子里的花。
     “有点。”张杰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树影,“比第一次给客人端热汤还紧张。”
     “没事,”王东东把车停在社区广场旁,“等下上台就看台下的张阿姨——她每次来都点素面,总说‘你们做的面比家里的还热乎,就当是唱给她一个人听。”
     后台已经挤满了人,有跳广场舞的阿姨,有弹吉他的大叔。陈露刚把白T恤分给大家,就听见有人喊:“素味轩的孩子们来啦!”转头一看,是常来吃饭的李大爷,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给你们带了绿豆汤,润嗓子。”
     邢成义赶紧接过来,桶盖一打开,绿豆香混着冰糖的甜气涌出来:“谢谢大爷!我们等下唱完就喝。”
     “好好唱,”李大爷拍了拍他的胳膊,“我孙女说你们做的‘卧冰求鲤点心像艺术品,等下我录视频给她看。”
     六点半,主持人报幕时,六个人站在侧幕条后,能听见台下的笑声和掌声。邢成义忽然碰了碰旁边的李峰:“你闻见没?像咱们早上熬汤的香味。”
     “那是社区食堂在蒸馒头。”李峰的声音有点抖,却在笑,“等下唱完,我请你吃两个。”
     聚光灯打过来时,徐涛下意识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看见台下的张阿姨正朝她挥手,手里还举着个写着“加油”的纸板——那纸板边缘有点歪,像是刚剪的。陈露轻轻碰了碰她的手,指尖带着点温度,像平时递菜单时那样:“别怕,就像在店里给客人介绍菜品。”
     伴奏响起的瞬间,邢成义忽然不紧张了。他想起昨天在后厨熬的素高汤,想起街坊们喝完汤时满足的样子,领唱的声音自然地流淌出来:“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台下安静了一瞬,随即有人轻轻跟着打拍子。唱到副歌时,六只手同时抬起,这次没人做错手势——邢成义的手稳了,像在捏刚醒好的面团;陈露的指尖划过胸前,像在摆故事卡时那样轻;徐涛的手腕不再抖,像在给客人倒茶时那样自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徐涛的声音忽然亮起来,比平时高了半个调,却一点不刺耳,像刚泡开的茉莉,清清爽爽。
     唱到最后一句“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时,台下有人鼓掌,有人跟着哼。邢成义看见李大爷举着手机录像,张阿姨在擦眼角,还有个小孩举着刚拿到的蔓越莓饼干,对着他们笑。
     鞠躬下台时,徐涛的手心全是汗,却攥着陈露的手不肯放。邢成义听见有人说“这几个孩子唱得真有感情”,心里比客人夸他做的菜好吃还舒坦。
     后台的李大爷已经等在那儿,手里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刚听社区主任说,你们要给街坊送点心?我帮你们搬!”
     六个人跟着李大爷往广场中间走,手里的点心盒被夕阳染成暖黄色。邢成义忽然哼起《感恩的心》,张杰和李峰跟着接,陈露和徐涛的声音混进来,王子文边唱边给小朋友递饼干。
     路过社区公告栏时,徐涛停下脚步——上面贴着张照片,是他们刚才在台上唱歌的样子,六个人的手在胸前比着“心”,虽然不太齐,却笑得特别亮。
     “等回去洗出来,贴在店里的留言本旁边吧。”陈露掏出手机,对着照片拍了张照,“比奖状还有意义。”
     邢成义看着照片里自己有点僵硬的手势,忽然笑了:“下次再演出,咱们把后厨的锅碗瓢盆带上,敲着节奏唱——肯定更有咱们素味轩的味儿。”
     夜风又起时,六个人的笑声混着歌声飘远了。他们知道,这场演出不算完美,歌声偶尔跑调,手势偶尔僵硬,但只要想起台下街坊们的笑脸,想起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暖——李大爷修的空调,张阿姨腌的萝卜,客人吃完擦嘴时的满足——就觉得这歌声里,藏着比“完美”更重要的东西。
     就像他们每天做的素面,不一定人人都觉得惊艳,却总能让赶路的人吃到热乎,让想家的人尝到暖意。这大概就是“感恩”最好的样子——不用刻意,不用华丽,就藏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语里,像刚熬好的素高汤,慢慢品,总能尝到里面的心意。
    喜欢。
  

第一百六十章 爱心送社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