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礼仪,是这段时间里感受到的温暖——是有人帮你熨衬衫,有人为你折星星,有人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有人愿意听你说平凡的故事。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心意,就像杜康酿出的第一滴酒,初尝时或许平淡,回味时却满是甘醇。
后厨的抽油烟机又开始运转了,传来熟悉的“嗡嗡”声。邢成义知道,等演讲结束,他还得回去切菜、熬汤,继续过素食的日子。但他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就像酿酒需要时间发酵,那些一起经历的日子,那些彼此惦记的瞬间,正在慢慢酿成属于他们的滋味,醇厚又绵长,比任何酒都让人难忘。
他往台下走时,陈露塞给他一颗糖,是橘子味的,和上次徐涛给的那颗很像。糖在舌尖化开时,他听见台上的新选手开始演讲,而台下的同事们,眼里还带着刚才被点亮的光——那光芒里,有认可,有温暖,更有一群人在一起的踏实,就像他说的,这大概就是最优秀的模样。
演讲结束后,邢成义刚走下台,就被几个后厨的学徒围了上来。一个刚来没多久的小姑娘攥着笔记本,眼里闪着光:“邢哥,你刚才说‘做菜如酿酒,我记下来了!以后我切菜一定更仔细。”旁边的男生也跟着点头:“我以前总觉得素斋做不出花样,听你说徐涛姐泡糯米的事才明白,原来用心了,青菜都能有滋味。”
邢成义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其实我也是瞎琢磨,你们平时做的素凉拌就挺好,上次有客人专门夸过。”他这话刚出口,就见徐涛端着个托盘从后厨走出来,上面放着几杯刚泡好的菊花茶,杯沿还沾着点水珠。
“刚讲完话,喝点茶润润。”她把杯子递到每个人手里,走到邢成义面前时,特意多放了块冰糖,“你刚才提到杜康等晨露,我想起前几天泡的陈皮,也是晾了三个晴天,回头给你泡壶陈皮茶试试。”
邢成义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他看着徐涛转身回后厨的背影,淡青色的裙摆扫过走廊的地砖,像片轻轻浮动的云——原来他随口说的话,真有人放在心上。
第一排的座椅渐渐空了,叶总和廖总被店长引着去看新到的餐具,路过邢成义身边时,叶总又停了脚步:“成义,你刚才说‘以礼待人,其实咱们餐厅下周要推出‘老人专座,带防滑垫的那种,你觉得后厨要不要配点软和的素糕?老人牙口不好。”
“我觉得行!”邢成义立刻接话,“徐涛姐做的南瓜糕就很软,再加点山药泥,入口就化。”叶总笑着点头:“那这事就交给你们俩琢磨,下周我来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领导们走远,陈露突然拽着邢成义的胳膊往走廊跑:“快点快点,我刚才看见公告栏贴了新通知,好像是演讲比赛的奖品!”熊立雄已经挤在公告栏前,看见他们过来,扬了扬手里的纸条:“一等奖是带薪休假一天,还能去仓库领套新厨具!”
公告栏前的人越聚越多,邢成义踮脚往里看,果然在通知末尾看见“一等奖:邢成义”几个字。陈露比他还激动,拍着他的后背:“带薪休假!咱们正好能再去蓝色港湾,我还想吃烤鸭!”
“先领厨具再说。”熊立雄拽着他往后厨仓库走,“听说那套刀是进口的,切香菇都不粘刀。”仓库的门刚打开,就闻到一股新木头的香味,角落里的纸箱上印着“专业厨用刀具”的字样。邢成义拆开箱子时,刀刃在窗户透进来的光线下闪了闪,锋利又亮堂。
“试试?”熊立雄递过来一根胡萝卜,是早上刚收的货。邢成义握着刀柄,手感正好,刀刃落下时几乎没用力,胡萝卜就被切成了均匀的薄片,薄得能透光。“好家伙,这比咱们后厨的旧刀快多了。”他忍不住赞叹,徐涛站在旁边笑:“以后切菜能省不少力,不过可别切到手。”
正说着,陈露举着个红色的证书跑进来:“邢成义!你的获奖证书!叶总刚让店长送来的!”证书上的烫金大字印着“演讲比赛一等奖”,旁边还盖着餐厅的红色印章。邢成义把证书和廖总送的本子放在一起,突然觉得这两个小物件比那套新刀还让人踏实。
中午的饭点还没到,后厨难得清闲。邢成义拿着新刀练习切菜,胡萝卜片在案板上摆成整齐的排,徐涛在旁边剥莲子,准备下午要炖的素汤。“你带薪休假那天想去哪?”她突然问,指尖捏着颗莲子,嫩绿色的,像块玉。
“还没想好。”邢成义切着菜,“说不定就在宿舍睡一天,平时总起太早。”陈露从外面探进头:“睡什么睡!咱们去后海划船吧?我听说那边有卖糖画的,能画龙呢!”熊立雄立刻附和:“再带点卤豆干,上次徐涛姐说的素卤,我已经学会了。”
徐涛被他们说得笑起来:“行啊,划船的时候我带点酸梅汤,冰镇的。”阳光从仓库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刀刃反射的光、莲子的绿、陈露手里证书的红,混在一起像幅热闹的画。
邢成义看着案板上的胡萝卜片,突然想起演讲时说的“酿酒要等晨露”。其实不用等晨露,有人愿意陪你琢磨一块素糕的甜度,有人记得你爱吃酸梅汤,有人在你拿到证书时比你还激动,这些日常里的细碎瞬间,就已经是最好的“晨露”了——它们慢慢浸润着日子,让平凡的时光也变得有滋有味。
下午的演讲还在继续,偶尔有同事从后厨门口经过,都会笑着跟邢成义打个招呼:“邢哥,讲得真棒!”他每次都笑着应一声,手里的刀却没停——新刀确实好用,连切香菇时都能听见清脆的“咔嚓”声,像在为这寻常的日子伴奏。
徐涛把炖好的素汤盛进砂锅里,莲子的清香漫了出来。“尝尝?”她舀了一勺递过来,邢成义吹了吹,抿了一口,绵密的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比上次更鲜了。”他说,徐涛眼里闪过点笑意:“加了点新泡的陈皮,你说过酿酒要用心,做菜也一样。”
窗外的蝉鸣渐渐响起来,夏天还没过去,可邢成义觉得,这个夏天好像比往常更有滋味。有一起吃烤鸭的畅快,有生日时素糕的甜,有演讲时被认可的暖,还有此刻素汤里的鲜。这些滋味混在一起,就像一坛刚酿好的酒,不用刻意回味,就已经记在了心里。
陈露和熊立雄还在商量休假时的行程,声音从走廊里传过来,热热闹闹的。邢成义擦了擦刀上的水珠,把它放进刀架最显眼的位置。他知道,明天还是要早起切菜、熬汤,还是要过素食的日子,但只要身边有这些愿意一起分享一块糖、一碗汤的人,再平淡的日子,也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甘醇。
演讲结束的铃声响起来时,邢成义正好切完最后一盘土豆丝。他抬头看向窗外,天空蓝得透亮,像被水洗过。远处传来同事们的笑声,大概是在讨论比赛结果。他拿起廖总送的本子,翻开第一页,写下今天的日期,后面跟着一句话:“最好的酿酒,是和对的人一起等时光发酵。”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听见徐涛喊他:“成义,素汤好了,过来尝尝。”邢成义应了一声,快步走向厨房——那里有热乎的汤,有熟悉的人,有正在慢慢发酵的日子,一切都正好。
喜欢。
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讲说说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