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突然停了,盯着计算器屏幕发呆。邢成义碰了碰她的胳膊:“怎么了?”她小声说:“我突然忘了加到几了……刚才光顾着看你怎么按了。”两人一对视,都忍不住笑了,刚才的紧张劲儿散了不少。
张琪没催大家,自己坐在讲台边,也拿了个计算器慢慢按。她按得不快,手指起落很均匀,像在弹钢琴,等大家都停了,才抬起头:“算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有人适合快节奏,像打快板;有人适合慢节奏,像拉二胡,节奏对了,自然就顺了。”
她请算得最快的小美上台演示。小美捏着计算器,手指像小鸡啄米似的,嗒嗒嗒就按完了,屏幕上跳出“5050”,用时58秒。大家刚要鼓掌,张琪却笑着说:“但她有个小问题——按到‘89的时候,手指顿了一下,说明这里有点不熟,回去多练这一段,下次能更快。”
这话让邢成义心里一动。以前学东西总想着“赶紧学会”,却没注意“哪里学得慢”。就像叠盘花时,他总在“卷花瓣”那步卡壳,却从没想着单独练这一步,难怪总比别人慢。
接下来的练习,大家都学乖了——老周把总出错的“40到50”单独摘出来练;陈露在纸上写下数字,按顺序标上记号,免得忘了加到几;邢成义则跟着张琪说的“节奏”,慢慢按,虽然还是慢,却没再算错过。
中午休息时,张琪被一群学员围着问问题。有人问“遇到顾客说‘没找够钱怎么办”,有人问“手机支付没到账怎么处理”,她都笑着回答,声音不大,却让人听得清清楚楚。邢成义远远看着,见陈露挤在人群里,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飞快地记着什么。
“别看了,再看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来半瓶冰红茶,“说实话,这张老师不光长得好看,讲得是真明白——我以前最怕算账,现在觉得好像也不难。”
邢成义喝了口冰红茶,冰气顺着喉咙往下走,心里却暖暖的。他发现自己不再只注意张琪的样子,开始记她说话的语气——解释问题时会先说“你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讲到容易出错的地方,会举个生活里的例子,比如“就像咱们买菜,老板多找了钱,你心里也会嘀咕是不是算错了”。这些细节比“漂亮”更让人觉得舒服。
下午的课是“收银实战”。张琪在模拟餐厅里搭了个临时收银台,找来几个学员当“顾客”,有的假装“买完单说没点这道菜”,有的故意“用现金付账,让找零凑整”,还有的假装“手机没网,付不了款”。
邢成义抽到的“顾客”是老周,老周故意拿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十块,说:“小伙子,我刚点了碗面,十五块,你找我三十五——对了,我没零钱坐车,能不能找我三个十块,一个五块?”
邢成义想起张琪说的“先验钞,再问需求”,先把五十块展开,对着光看了看(虽然是练功券,却做得很逼真),然后说:“没问题,您稍等。”他从钱箱里先拿出三个十块,又找了个五块,叠在一起递过去,还特意说:“您点点,三个十块是三十,加五块正好三十五。”
老周接过钱,突然说:“不对啊,我刚才点的面不是十五,是十二吧?你是不是多收钱了?”这突如其来的“找茬”让邢成义心里一紧,但他很快想起张琪教的:“遇到疑问先查单,别急着辩解。”他翻开点菜单,指着上面的“牛肉面 15元”说:“周叔,您点的是牛肉面,十二块的是阳春面——不过您要是想吃阳春面,我现在给您换,退您三块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周哈哈大笑:“行啊小子,没被我唬住!”张琪在旁边鼓起掌来:“做得很好——不慌不忙,先核对再解决,这就是收银的‘稳。”
陈露就没那么顺利了。她遇到的“顾客”故意说“刚才付的钱里有张假钞”,陈露一下子就慌了,说话都带了哭腔:“我验过的,不是假的……”张琪赶紧走过去,站在她身边说:“别慌,咱们有监控——可以跟顾客说‘您别急,收银台有监控,咱们一起看看刚才的付款过程,要是真有假钞,我们肯定负责;要是没有,也能让您放心。”
她边说边给陈露递了杯温水:“谁都遇到过被质疑的时候,不是你做得不好,是对方有顾虑。咱们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没错,是‘帮对方打消顾虑。”陈露喝了口温水,脸色慢慢缓过来,对着张琪点了点头。
夕阳西下时,张琪给每个人发了张“收银评分表”,上面没打分,只写着“今天最熟练的动作”和“下次要练的地方”。邢成义在“熟练动作”那栏写了“按顺序找零”,在“要练的地方”写了“计算器速度”。他看到陈露的表上写着“要练的地方:遇到质疑别慌”,旁边还画了个笑脸。
张琪收表的时候,特意在邢成义的表上停了停:“你手指很稳,适合练点钞,下次可以试试多指多张——就是一次捏两张钱,速度能快一倍。”她说话时离得很近,邢成义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墨水香,像小时候用的钢笔水。
下课铃响时,大家都舍不得走。老周拿着练功券追着张琪问:“张老师,你看我这点钞手势对不对?”小美则把自己画的收银台示意图递过去:“老师,你帮我看看这样摆行不行?”张琪都一一耐心解答,直到总教员催了,才拿起帆布包说:“明天咱们练发票开具,记得带笔记本。”
走出教室时,陈露突然拉着邢成义的胳膊说:“你发现没?张老师好看,是因为她认真的时候眼睛会发光——比单纯长得漂亮让人记得牢。”邢成义愣了愣,想起张琪讲点钞时,手指捏着练功券的样子,想起她纠正错误时,嘴角带着笑意的样子,突然觉得“漂亮”这两个字太浅了,像没盛水的碗,装不下那种让人心里亮堂的感觉。
操场边的路灯亮了,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陈露哼着刚学会的收银口诀,邢成义手里捏着那张评分表,突然开始期待明天的课。他想起张琪说的“收银不是冷冰冰的算账,是和顾客的最后一次互动——算得清楚、笑得温和,顾客才会记得‘这家店连收钱都让人舒服”。
原来不管是叠盘花,还是收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用点心,用点劲,把每个小细节做好,就能让别人觉得“舒服”。就像张琪那样,不只是长得让人舒服,说话、做事,连指尖的动作都让人觉得“靠谱”。
邢成义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晚霞,突然觉得培训基地的日子像被拉长了——不是按天算,是按“学会了什么”“认识了谁”算。这样的日子过得慢,却记得牢,像今天练的点钞,一张一张,清清楚楚。他加快脚步往宿舍走,想赶紧把张琪教的多指多张点钞法练起来,明天说不定能在她面前露一手。
喜欢。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钱是一门手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