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在这两年里,梁国如愿以偿地占据了河东、河北两路,并且成功地站稳了脚跟。此时的金国已经无暇顾及梁国的动作了,因为他们附属的蒙古各个部落纷纷起义,反抗金国的暴政。
不仅如此,金国派去平叛的军队屡战屡败,这使得他们对更强大的梁国心生畏惧,根本不敢轻易招惹。面对河东、河北两路的沦陷,金国也只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不仅如此,为了购买一些必不可少的军事物资,金国还不得不低声下气地讨好梁国。
而宋朝这边的情况同样糟糕。由于宋朝的各个世家大族和皇室对梁国生产的商品趋之若鹜,为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他们不断加重各地的赋税。
这无疑给底层的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得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原本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每天都在为温饱而苦苦挣扎,如今还要面对如此高额的赋税,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许多人无法承受这样的重压,最终选择放弃原本的生活,落草为寇,成为盗贼。
这些盗贼们在山林中聚集,他们打家劫舍,抢夺过往行人的财物,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区,一些偏远的地方已经开始有人组织起义,反抗宋朝的统治。这些起义军规模虽然不大,但却让宋朝政府感到十分头疼。
与此同时,国内的百姓们对于宋朝如今的统治也充满了不满。他们抱怨赋税太重、官员贪污腐败、社会不公平等等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心思活络的人开始寻找其他出路。
他们从梁国来的商人口中听说了梁国的好,比如那里的赋税相对较低、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较好等等。于是,这些人对梁国充满了向往,想要通过商人偷渡入梁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宋金两国的国力与梁国相比,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梁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而宋金两国则因为内部的种种问题而逐渐衰落。
宋国朝会上,气氛异常凝重。赵构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地听着下方官员们报告各地的情况。他的双眉紧紧皱成一团,显示出内心的焦虑和不满。
如今的宋朝,大小官员们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不仅俸禄微薄,而且还要应对各种繁杂的事务和压力。相比之下,那些从梁国过来的商人们却在宋朝肆意妄为,作威作福。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地区的县令等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竟然还要依仗这些梁国商人的帮助,对他们百般谄媚。
赵构越听越气,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朝堂上的众人都为之一惊。他怒声吼道:“岂有此理!我大宋竟然落到如此境地!”
喜欢。
第455章 宋金惨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