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什么让你伤心的事情了?”
他用西方话说的。
小孩还在抽抽搭搭的,他扶着汪达的肩膀摇头。
“既然不是伤心事,那是什么啊?难道你不小心摔倒了吗。”
小孩还是摇头。
汪达干脆放弃继续追问小孩哭泣的原因,他开始抱着小孩在遗迹门口转圈,一边转一边说:“刚才哥哥的一个朋友进了这个遗迹,这个遗迹是朋友的弟弟妹妹专门留给他的。可惜哥哥不能和朋友一起进去,所以现在我在这里等他。”
“哥哥说不定能进去。”
小孩突然开口,说着西方话,指着遗迹入口,让汪达试试。
在小孩的怂恿下,汪达再次尝试进入。
这次发现他竟然被遗迹入口接受,很轻松就走进了遗迹内,正当汪达扭头想要感谢这个小孩时,怀中的小孩却消失不见了。
梦里的汪达认为这个情况很正常,并没有对此感到奇怪。
汪达不追究小孩到底去了哪儿,他开始朝着遗迹内部深处走着。可无论怎么走,眼前始终一片漆黑,回头确认自己到底走了多远,却发现自己还在遗迹门口原地踏步,没有移动一丁点距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汪达就醒了,倒不如说他是睡饱了。
汪达已经忘记梦里他都干了些什么,脑子里只有自己做了个梦的印象,还有这个梦的最后带给自己的深深的疑问和惊恐感。
汪达感受着。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重要的人抛弃,独留汪达一人在原地。
好奇怪啊,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让汪达很不好受,他很快就忘记这些事情,睁开眼睛看着天空。
天没黑。
太阳的位置仅仅朝西边下落一点,离黄昏都还早,看来这个午觉的时间极为短暂。
汪达偏头。
竟然看到李时雨就坐在边上,他埋头,手上拨弄周围的植物发呆。
“时雨?!”
汪达“噌”的一下坐起。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没找到遗迹吗。”
李时雨回神,看向汪达,轻笑道:“我当然找到了遗迹,汪达,那个遗迹就像我们猜的那样在上面。遗迹内部东西很少,全部检查一遍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汪达不信:“不对啊,我也进过遗迹,世界上所有的遗迹规模不都是很大吗。”
李时雨继续拨弄地面的植物:“这是星柯和景云留给我的遗迹。虽说是遗迹,倒不如说是一间密室,站在门口一眼就能看完密室内所有东西。”
这样么。
汪达问:“没有带出什么东西吗?”
“有。”
李时雨拿起手边的一个本子,展示给汪达看:“就这个,景云和星柯留给我的。”
李时雨手上是一个牛皮作为封面装订的书本,和普通的书本一样大,牛皮封面是赭石色的,上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干干净净,用粗线缝制封面的边缘和书封。
是个古老的本子。
但莫名的,汪达看到这个本子的第一感觉就感觉它阴森森的,是一件不好的东西。
可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汪达又问:“这是你的弟弟妹妹留给你的一本书吗?”
“不是的,它不是一本书。”
李时雨翻开内页。
汪达发现这个牛皮本里面的纸张是厚实的羊皮纸,有好几十页空白的羊皮纸,上面没有一个文字。
如果是普通的草木做成纸张,经历上千年早就被空气腐蚀了吧。牛皮封面和羊皮纸,这的确能保存很久很久。
“是一个本子。”
“可这就是一个空白的本子,这上面什么都没有写,时雨。”汪达偏头,“难道需要特殊的方法才能看到上面的文字吗。”
比如水泡、火烧什么的。
“景云和星柯将留给我的话全部刻在遗迹墙壁上了,其中他们说将这个本子留给我,说日后的某件事中会起到关键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键作用?这个以后指的是什么以后,他们有说具体时间吗。”
“没有。”李时雨摇头。
“你的弟弟妹妹好神秘,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呢。”
李时雨不知道怎么给汪达解释这其中复杂关系,他略微思考了会儿,很快就想到一个极好的例子:“汪达,你还记得之前我们遇见的赫尔哈斯吗?”
“记得。”汪达点头。
赫尔哈斯是第六十九位神明“魔王”的手下,那个能制造黑洞将人们传送来传送去的家伙,尽管被迫与她共事过,但至今也不知道她的真面目是什么样。
“赫尔哈斯给我们说过,她能知道一切事情,但不会主动干涉他人命运。”李时雨无力晃晃手里的本子,“赫尔哈斯的理念和留下这个本子的景云、星柯一样。景云和星柯或许知道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们不能也不能主动出手干涉他人命运。如果此时草率告诉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或许会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的确很像。
如果真的会引发这种后果,还是不要告诉比较好。
汪达点头,表示理解。
李时雨最后说了这么一句:“所以他们只告诉我这个本子未来能帮到我们,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李时雨长长地叹口气。
他将本子放在身边,呆呆地坐着,什么都没说了。
借着阳光,汪达看见李时雨眼角红红的,他知道李时雨一定因为李星柯和李景云留下遗迹已经伤心过一遍。
汪达不催促李时雨赶紧动身离开,就这么陪着他安静地坐着。
感受久违的春煦。
汪达看向那面岩壁上的图案,整体看上去就是个小人拿着什么法杖,但那个东西看着不像是法杖,也不是鱼叉,鱼叉只有一个矛头,可这个东西有三个矛头。
他在脑中搜寻这个东西到底与什么物品匹配。
啊。
汪达想到了,这个他们吃饭的叉子很像,但是叉子至少都有四个齿,没有叉子会有三个齿吧,至少汪达是没见过三个齿的叉子。
又或许一千年前的叉子就长这样……
汪达只好认为李景云和李星柯画的是一个拿着叉子吃饭的小人。
喜欢。
第347章 遗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