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满野菊花的山谷里,住着一个爱唱歌的小男孩叫薛谭。他的声音像山涧里的泉水一样清亮,每天清晨都会站在自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练嗓子。
“薛谭,又在唱歌呀?”隔壁的山羊奶奶提着竹篮经过,笑眯眯地说,“你的声音越来越好听了,就是调子有点飘呢。”
薛谭挠挠头:“山羊奶奶,我想唱得像百灵鸟一样好听!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
这时,一只羽毛翠绿的画眉鸟落在槐树枝上,扑棱着翅膀说:“听说山那边住着秦青先生,他是全森林最会唱歌的人,连云朵都会跟着他的歌声飘呢!”
薛谭眼睛一亮:“真的吗?我要去找他学唱歌!”
第二天一早,薛谭背着妈妈准备的干粮,沿着开满蒲公英的小路往山那边走。走了整整一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看见一间被紫藤花缠绕的小木屋,屋前的石凳上坐着位白胡子老爷爷,正闭着眼睛哼唱着什么。那歌声像春风拂过麦田,又像月光洒在湖面,听得薛谭都忘了抬脚。
“孩子,你找谁呀?”老爷爷睁开眼睛,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意。
薛谭赶紧鞠躬:“您是秦青先生吗?我叫薛谭,想跟您学唱歌!”
秦青先生摸摸胡子:“学唱歌要吃苦的,你能坚持吗?”
“能!”薛谭把胸脯挺得高高的,“我不怕吃苦!”
就这样,薛谭成了秦青先生的学生。第一天早晨,天还没亮,秦青先生就带着他去溪边练声。
“跟着溪水唱,让声音像流水一样连贯。”秦青先生指着潺潺的溪水说。
薛谭深吸一口气,刚唱了两句就忍不住咳嗽:“先生,为什么我的声音总是断断续续的?”
秦青先生笑着说:“你太着急了,要像溪水一样慢慢流。来,先听我唱。”他张开嘴,歌声顺着溪水飘出去,连水里的小鱼都探出头来听。
薛谭跟着学了一个月,终于能把长音唱得像溪水一样长了。他高兴地跑到森林里,对着松鼠唱歌,松鼠们都停下来给他鼓掌。
“先生,我学会唱长音啦!”薛谭蹦蹦跳跳地回到木屋。
秦青先生递给她一杯蜂蜜水:“这只是开始呢。明天我们学唱山上的风,要让声音有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薛谭跟着秦青先生学习唱不同的声音。他们在清晨学露珠滴落的轻响,在午后学树叶沙沙的私语,在傍晚学归鸟的呼唤。秦青先生总是边教边说:“唱歌不仅要用嗓子,还要用心听,用心记。”
三个月后,薛谭已经能唱出很多好听的调子了。有一天,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举办联欢会,邀请薛谭去唱歌。他站在开满野花的土台上,刚唱了两句,所有小动物都欢呼起来。
“薛谭唱得真好!”小刺猬晃着脑袋说。
“比以前好听多啦!”小松鼠拍拍爪子。
薛谭心里美滋滋的,回到木屋就对秦青先生说:“先生,小动物们都说我唱得好,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秦青先生放下手里的乐谱:“你觉得自己都学会了吗?”
“嗯!”薛谭点点头,“我现在能唱溪水、风声,还能唱小鸟的歌呢!”
秦青先生没说话,只是第二天带着薛谭登上了山顶。山顶的风很大,吹得两人的
薛谭学唱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