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追了上去,妈妈边飞边叫,把它引到了更远的麦田。小红缩在带刺的枝条间,吓得浑身发抖,这才发现翅膀根渗出了血珠。
太阳偏西时,妈妈才拖着受伤的翅膀飞回来。它的左翼耷拉着,嘴角还沾着草屑。“妈妈!”小红扑进妈妈怀里,眼泪把妈妈的羽毛都打湿了。妈妈用喙轻轻梳理它的伤口:“傻孩子,学飞就像学啄食,得一步一步来呀。”
接下来的三天,妈妈再也没离开过灌木丛。它用唾液拌着蒲公英的汁液涂在小红的伤口上,又把捉来的青虫撕成小块喂给它。夜晚降温时,妈妈就把小红护在翅膀下,自己的身体却露在外面,被露水打湿了羽毛。
小红的伤渐渐好了,它每天看着妈妈用受伤的翅膀练习低空飞行,每次扇动都会疼得眯起眼睛。“妈妈,都怪我……”小红把脑袋埋进妈妈的羽毛里。妈妈蹭了蹭它的红额头:“你看天上的大雁,哪只不是摔过几次才学会排队的?”
第五天清晨,妈妈带着小红来到河边的芦苇荡。“看好了,起飞时要借风的力气。”妈妈张开双翅,顺着河风轻轻一跃,竟稳稳地飞到了对岸的芦苇丛上。小红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扇动翅膀,再顺着风往前一跳——这次它没摔,而是像片叶子似的飘到了妈妈身边。
“我做到了!”小红兴奋地在芦苇秆上蹦跳。妈妈笑着点头,左翼却在落地时微微颤抖。小红突然发现,妈妈翅膀上有道长长的伤疤,在晨光里泛着白光——那是刚才引开猫时留下的。
从那天起,小红再也不急于飞高了。它跟着妈妈在芦苇荡里学认食物:褐色的是谷粒,蠕动的是蚜虫,带斑点的叶子不能啄。遇到刮风下雨,它会早早跟着妈妈躲进树洞,还用捡来的羽毛给妈妈垫在受伤的翅膀下。
秋天来临时,小红的红羽长得比妈妈还鲜艳。迁徙的雁群从天上飞过,妈妈问它:“想跟它们一起去南方吗?”小红摇摇头,用喙轻轻蹭着妈妈受伤的左翼:“我要留下来陪妈妈,等你的翅膀好了,我们一起去看更远的芦苇荡。”
夕阳把河水染成金色,两只朱顶雀并排站在芦苇秆上。小红看着妈妈翅膀上的伤疤,突然明白:真正的飞翔不是飞得有多高,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展翅,什么时候该停留。而妈妈的爱,就像芦苇荡里的风,永远在最需要的时候托住它的翅膀。
喜欢。
朱顶雀和它的孩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