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奇,李大叔摸着胡子说:“这白白软软的东西,看着倒像块白玉呢!”王婆婆笑着说:“阿巧真聪明,这肯定是老天爷送给咱们的宝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谁也说不出这东西该叫啥。
     阿巧想了想说:“它是用豆子做的,又像豆腐块一样,不如就叫‘豆腐吧!”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从那以后,“豆腐”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豆腐虽然好吃,但太软了,不好保存和运输。阿巧和爹爹又开始琢磨。有一天,阿巧看见爹爹在给木桶箍铁圈,突然有了主意:“爹爹,我们做个木框,把豆腐放进去,再用重物压一压,是不是就能让豆腐变硬些?”
     说干就干!爹爹找来木板,做成一个方方正正的木框,在底部铺上干净的纱布。阿巧把做好的豆腐舀进木框,盖上纱布,又在上面压了一块大石头。过了半天,掀开纱布一看,豆腐变得结结实实,形状方方正正的,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软塌塌了。
     这下,清泉村的豆腐更出名了。附近村子的人都来买豆腐,阿巧还教大家用豆腐做菜。有人把豆腐切成小块,煎得金黄;有人用白菜炖豆腐,汤汁鲜美;还有人把豆腐做成麻辣鲜香的小菜。
     有一回,一个商人路过清泉村,尝了阿巧做的豆腐后赞不绝口:“这豆腐口感嫩滑,味道鲜美,要是卖到城里,肯定大受欢迎!”商人带着阿巧做的豆腐去了城里,果然,豆腐一下子就成了城里人的新宠。
     慢慢地,做豆腐的手艺从清泉村传到了四面八方。每当有人问起,大家都会说:“这是一个叫阿巧的姑娘,在一次意外中发现的美食。”而在清泉村,阿巧和爹爹依然每天磨豆子、做豆腐,他们的院子里,总是飘着浓浓的豆香,就像他们的故事一样,温暖又悠长。
    喜欢。
  

豆腐的来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