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四合院-琐碎小事(四)[2/2页]

快穿:敛财人生之无限资源 风砚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简述推着车子往里走,一转弯,就看见贺家老大贺远山的媳妇史大妹背着儿子贺炎,和贺家的老太太贺史氏坐在家门口收拾黄瓜钮。
     洗好的黄瓜钮从根部的地方,用线串起来,挂在屋檐下。
     简述给老太太问好,又跟史大妹打了招呼,就推着车子穿过垂花门,进了前院。
     此时刚过正午,太阳当空。
     前院里,贺家兄弟坐在与屏门相连的连廊下,给猪头刮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猪头被烧燎过,黑黑的。
     贺家兄弟用刮刀小心地处理着上面的烧焦的痕迹,顺带清理残留的毛根。
     沙满仓正端着把淘洗好的黄瓜钮,平摊在圆形的平?筲箕?上。
     筲箕下面垫着空闲下来的筐笼。
     二十多斤的黄瓜钮,占用了八个大号的?筲箕。
     晒黄瓜一定要在太阳足的时候晒,这样黄瓜脱水快,吃起来也清脆,不会黑变。
     简述把自行车停在一进门的连廊下面,跟贺家兄弟打了招呼,然后看着沙满仓,说道:“满仓,春妮儿和老爷子呢?”
     沙满仓抬起头,甩了甩手上的水渍,笑着说道:“叔,你回来啦。上周定的鱼苗今天送来了,春妮儿闹着要钓鱼,老爷子用树枝给她做了根钓杆,这会儿正在池边的亭子里玩着呢。”
     见沙满仓把筲箕放在廊下,简述说道:“这黄瓜得见太阳,晒出来的才好吃。”
     沙满仓说道:“叔,我让山子哥帮我把暖房二楼的摊青架搬下来了,就放在暖房前的观景台上,这黄瓜钮控完水,就搬过去。”
     简述快步走进正屋,换了一身带着补丁的居家服出来。
     淘洗干净的黄瓜钮本就没沾上多少水,天又热,就简述这一进一出的功夫沾上的水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
     他端着筲箕进了花园,把控好水的黄瓜钮,放到暖房前支好的摊青架上。
     摊青架一共十个,都是两米高的十层木制可折叠的斜十字架。
     这架子原本放在暖房的二楼,不知怎么被沙满仓搬到了这里。
     类似的摊青架,楼上还有二十个,都是简述让黄木匠做的。
     简述把装着黄瓜钮的筲箕放在最上面一层,以便黄瓜钮能充分地接触阳光。
     回过头,就看见小春妮儿在水榭里,兴奋地挥舞着一根树枝做的简易钓杆。
     她人小,还没水榭着栏杆高,树枝从栏杆之间探出,时不时地拍打一下水面。
     不像钓鱼,倒像是想把鱼打昏。
     水面不时渐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泛出七彩的颜色,逗得小春妮咯咯直笑。
     老齐头把正屋廊下的躺椅搬了过来,正悠闲地晃着,手里的烟袋锅子也没点,就那么放在嘴边过干瘾。
     见到简述,老齐头眼皮都没抬,显然不想有人打扰他难得的含饴弄孙的时刻。
     简述就没过去打扰,他把所有装着黄瓜钮的筲箕放好。
     又进了西厢房里,把装着黄瓜和豆角竹筐搬到了厨房的小院内,又把装着马牙枣的簸箕端了过去。
     趁着最近气温干燥,他打算多晒一些干菜出来。而且马牙枣的干品也要早点炮制出来才行。
     灰峪村种的豆角,是名为白不老的芸豆角。
     这个品种的豆角从播种到采收嫩荚只需五十天,嫩荚无纤维,耐老化,肉质厚,品质佳,味道佳,味道鲜美。
     而且白不老适应性很强,耐寒、抗病,即可露地栽培,也适合作反季节蔬菜品种。亩产鲜荚5000公斤,比其它品种可提早20天采收,采收期长达半年以上。
     收购来的豆角原本就很干净,简述就着刚刚沙满仓淘洗黄瓜钮的水,把采购回来的豆角过了一遍水就捞出来,装在一个大木盆里。
     因为是正午,厨房里的温度有些高。
     简述干脆跟贺家兄弟一样,端着木盆出了厨房,放在东厢房的连廊下边,坐在小马扎上摘豆子。
     晒豆角前,除要把豆角洗净,还要摘除豆梗、豆筋。把带着虫眼、黄斑的豆角挑了出来单独放。
     挑拣出来的不合格豆角,经过处理后,可以炖煮食用。
     简述采购豆角时,特意选的都是豆荚饱满但未完全纤维化的豆角,这种豆角不嫩也不老,最适合制作干品。
     这些豆角在采购时已经被村民仔细挑拣过了,所以不合格的豆角很少。带虫眼的几乎没有,连带斑点的都少。
     简述只需要把豆角上面的豆梗和豆筋摘了就行。
    喜欢。
  

第57章 四合院-琐碎小事(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