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大爷往101室走,楼道里铺着暗红色的地砖,有些地方磨得发亮,墙面上贴着几张泛黄的便民通知,还挂着串晾干的干辣椒,透着股生活气。
到了门口,张大爷掏钥匙开门,“咔嗒”一声,门刚推开条缝,我就听见“喵”的一声,一只橘猫从里面窜了出来,围着张大爷的裤腿蹭来蹭去。
“这是我家老橘,今年五岁了,比我还会享受。”张大爷弯腰摸了摸橘猫的头,橘猫舒服地眯起眼睛,尾巴绕着他的手腕转了圈。
我跟着进了屋,客厅不大,收拾得却整齐利落。靠墙摆着个老式的木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最显眼的是一套线装版的《易经》,蓝布封皮,看着有些年头了。
桌子上放着个青花瓷碗,里面盛着猫粮,老橘正蹲在旁边慢条斯理地吃着。
“坐吧,随便坐。”张大爷指了指沙发,转身去厨房倒水。
我在沙发上坐下,目光忍不住往书架上瞟,除了《易经》,还有《道德经》《黄帝内经》,甚至还有几本看起来像是手札的本子,封面上写着“观象笔记”,字迹苍劲有力。
没等我多看,张大爷端着两杯茶水过来,把一杯递给我:“刚泡的菊花茶,败败火,你昨天崴了脚,喝点这个好。”
我接过杯子,温热的茶水带着淡淡的菊花香,喝了一口,浑身都舒服了不少。
“昨天跟你说,辨方位那关你过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学辨阴阳。”张大爷放下杯子,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我,“这是我早年整理的笔记,你先看看。”
我接过册子,封面上写着“阴阳初辨”,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简单的图,左边是个太阳,右边是个月亮,下面写着“日为阳,月为阴”。
“易经的基础就是阴阳,世间万物都分阴阳,就像白天是阳,黑夜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热的是阳,冷的是阴……”张大爷指着册子上的图,慢慢解释,“你昨天吃的煎饼是热的,属阳,凉包子是冷的,属阴,所以吃煎饼比吃包子舒服,这就是阴阳调和的道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昨天吃煎饼那事儿,还藏着阴阳的学问。
“那您刚才说的花盆和电动车,也跟阴阳有关?”我问。
张大爷点点头:“当然有关。破花盆在西边角落,西边属阴,角落又是阴中之阴,所以容易积灰受潮;电动车充电线朝着东边,东边属阳,向阳充电,电流更稳,这都是阴阳在生活里的体现。”
我拿着册子,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以前觉得阴阳是玄乎的东西,现在听张大爷一说,好像处处都是阴阳。
“那我怎么才能学会辨阴阳啊?”我忍不住问,心里已经开始有点着急了。
张大爷笑了笑,指了指窗外:“别急,辨阴阳得从观察开始。你看外面的树,向阳的一面枝叶长得茂盛,这
第3章 第三回 入门先学辨阴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