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痕:34;这是太奶奶当年纺线时,线穗子转动留下的印子,一圈圈的,像真的线在转。丫丫盯着这印子看,加上心里想,就觉得线穗子真转起来了。34;
     丫丫还在拍手喊34;奶奶34;,马家媳妇把她抱到纺车旁,让她轻轻转纺轮。小丫头乐得咯咯笑,小手抓着纺轮转个不停,34;嗡嗡34;声混着她的笑声,像支热闹的歌谣。
     34;我太奶奶走的时候,就惦记着这纺车,说要是以后有重孙女,一定要教她纺线。34;马家媳妇看着丫丫的样子,眼圈有点红,34;现在看丫丫这么喜欢,说不定真是太奶奶在教她呢。34;
     大师找了点蜂蜡,涂在纺轮的轴眼里:34;这样转动起来更顺,声音也好听。老纺车记着太奶奶的手艺,别让它锈坏了。34;
     涂过蜂蜡后,再转纺轮,34;嗡嗡34;声果然变得柔和,像太奶奶哼的小调。丫丫转得更起劲儿了,嘴里还跟着哼:34;线线长,织衣裳,宝宝穿,暖洋洋。34;
     离开老马家时,丫丫还在跟纺车玩,马家媳妇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太奶奶留下的纺线梭子,正学着当年的样子比划。
     宋悦回头望了望,忽然说:34;师兄,你发现没?这些老物件就像个老师,教娃们认祖祖辈辈的本事。纺车教纺线,算盘教算账,水车教浇地,都是过日子的根基。34;
     我想起那34;嗡嗡34;的纺车声,忍不住点头:34;就像太奶奶把纺线的力道藏在了木头里,等娃们长大了,一摸这纺车,就知道日子要一针一线地过,才能织出暖和的衣裳。34;
     大师走在田埂上,忽然指着路边的棉花地:34;纺车转起来,棉花就成了线;日子过起来,辛苦就成了甜。老物件记着前半句,娃们的笑声,唱着后半句。34;
     路过村里的织布厂,机器声34;轰隆隆34;的,比纺车声响亮百倍。可厂门口的展览柜里,摆着一架跟老马家一模一样的旧纺车,旁边还放着太奶奶织的粗布。
     宋悦笑着说:34;你看,新法子和老手艺,都在这儿呢。34;
     我看着那些在机器旁忙碌的工人,忽然觉得,太奶奶的纺车声其实从没停过,它变成了机器的轰鸣,变成了织布机上的丝线,变成了我们身上穿的衣裳,在时光里一直延续着。
     宋悦的小本子上,又多了一行字:34;旧纺车的嗡嗡声不是闹鬼,是太奶奶的手,还在纺轮上教娃们织日子。34;
     回到院里时,天已经擦黑了。大师在灯下看着一本旧纺线图谱,我凑过去看,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纺车,还有太奶奶们纺线的样子。34;嗡嗡34;的纺车声仿佛从书页里飘出来,温柔又踏实。
     宋悦掰了块麦芽糖递过来:34;你说,丫丫会不会真的学会纺线?34;
     我咬着甜甜的麦芽糖,看着窗外的月光,笑着说:34;说不定会呢。就算学不会纺线,她也会记住,日子就像纺线,得慢慢来,才能织出暖和的未来。34;
     月光落在院里的石桌上,像铺了层薄薄的棉纱。我仿佛看见老马家的纺车还在转,太奶奶坐在纺车旁,哼着小调,丫丫的小手跟着纺轮转,线穗子越绕越大,像个圆满的念想。
    喜欢。
  

第250章 旧纺车的嗡嗡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