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第五十四回:漫步清明上河园 探寻易理藏画间[1/2页]

易经智慧:开启人生新境界 弱水只取一瓢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老学者的居所,我们满心都是对易经智慧与人生关联的思索。
     听闻清明上河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完美复刻了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而《清明上河图》中或许也隐藏着易经的奥秘,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
     踏入清明上河园,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北宋。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各种特色美食的摊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
     “这清明上河园如此热闹繁华,不知与易经有着怎样的联系?”我看着眼前的景象,满心好奇,同时也被那美食香气引得直咽口水。
     师父目光敏锐,指着园区的布局说道:“你们看,这园区的整体布局讲究对称与平衡,恰似易经中阴阳平衡的理念。就如同阴阳两极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里的建筑、街道分布也在追求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宋悦点头称是,补充道:“而且易经里强调变化与循环,眼前这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的生意买卖,不也正体现着事物的不断变化与循环吗?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就像易经中卦象的更迭变化。”
     我们沿着街道前行,被一阵浓郁的香味吸引到了一个卖灌汤包的摊位前。蒸笼里热气腾腾,一个个灌汤包白白胖胖,褶子均匀,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来一笼灌汤包!这可是开封的特色美食,据说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师父说道。
     我好奇地看着摊主熟练地将灌汤包放入盘中,问道:“这灌汤包除了美味,难道也和易经有点关系?”
     摊主笑着接过话茬:“您还别说,这灌汤包的制作还真有点讲究。
     从食材搭配上,讲究荤素搭配,就像易经里的阴阳调和。猪肉为阳,鲜嫩多汁;蔬菜为阴,清爽解腻,两者搭配在一起,口感丰富又营养均衡。
     而且这包子的形状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圆满,和易经里追求圆满和谐的思想也有点像呢。”
     品尝完灌汤包,我们来到一座虹桥边。这座桥造型独特,横跨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桥上车马行人穿梭不断。
     我一边回味着灌汤包的美味,一边仔细观察着虹桥,说道:“这虹桥的结构十分精巧,它的设计会不会也蕴含着易经的智慧?”
     师父若有所思地说:“很有可能。易经注重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座桥的建造或许参考了当地的地形、水流等因素,就像易经中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相应的决策。
     而且桥连接着两岸,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这与易经中倡导的相互沟通、和谐共处的思想也有相通之处。”
     穿过虹桥,我们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店内摆放着各种手工艺品,其中有不少以易经八卦为元素。
     店老板是个热情健谈的人,见我们对这些物件感兴趣,便过来介绍。
     “这些带有易经八卦元素的手工艺品,不仅美观,还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店老板拿起一个刻有八卦图案的木雕,说道,“八卦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属性和自然现象,能给人带来好运和庇护。”
     师父问道:“那在北宋时期,易经文化是不是在民间也十分盛行?”
     店老板笑着回答:“

第54章 第五十四回:漫步清明上河园 探寻易理藏画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