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香混着肉香漫了整个村子。
妇人们端着供品往祠堂赶,祠堂门口宋铁竹安排了几个后生帮忙接东西。
雪还在下,祠堂前却热闹得很,红的供品、黄的火把,映着白皑皑的雪,倒有了几分年景。
送完供馍,方莲和王春香结伴往回走。
祠堂里只许男丁进,此时全村的汉子从刚会走的娃娃到拄拐的老人,都聚齐了。
卯正二刻,牛角号“呜——”地划破夜空,跟着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开了地面的一片红。
祠堂里烟雾腾腾,三排长供桌上摆着二十一个簸箕,每户都带了供品,主要的供桌上猪头插着香,祭祖仪式才算正式开场。
跪拜、磕头、烧香、引灵,还要把新丁介绍给祖宗。一套流程下来,宋虎的腿都跪麻了,亏得新棉衣厚实,不然得疼好几天。
方莲在家也没闲着,堂屋神龛前摆上了肉、点心和酒。祠堂的牛角号一响,她就点了香,让宋鱼磕头,给死去的宋刚和何巧送年礼,接着又给祖宗送年礼。
宋鱼心中诧异,为何先给爹娘再给祖宗,看方莲红着眼睛,也就没好开口问。
宋鱼没太多感触,方莲却红了眼圈。
封奎在火塘边磕着松子,偶尔咳两声,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宋鱼瞧他悠闲,忽然想逗逗他:“封伯伯,要不您也给我爹娘烧炷香?收了小虎当徒弟,两家也算是亲人了,不如说一声吧?”虽说拜师那天方莲已经念叨过了,可哪有自己亲口说实在。
方莲拍了一下宋鱼的手,“这不和规矩,封先生是长辈也是先生,如何能上香!”
“哎,”封奎却同意宋鱼的想法,“小虎未能给他们养老,未来倒要给我养老,算是我占便宜,说一声也好。”方莲眼睛又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摸出三根香,他嘴里嘟囔着,“我对你们儿子挺满意,你们在地下踏实过年,无需担忧。”插好香,他一瘸一拐坐回火塘,继续跟松子较劲。
方莲笑着往他手边的小桌添了两碟松子:“这两个味道各有不同,您尝尝。好吃的话,回头给您家公子和阿毅捎些。”
正煮肉的王春香也接话:“对对,您多吃点,不够我家还有。”
方莲失笑——自家捡的松子不少,俩人背回来的加上布袋装的,七八十斤总有,哪会不够。
“您喉咙都不舒服了,少吃点,喝点茶解解。”宋鱼提醒道。
封奎“嗯”了一声,老大不情愿。从前没尝过松子的好,如今知道了,偏生年纪不饶人,想吃还得忌口。
天刚亮,宋虎就一阵风似的跑回来:“我回来啦!”先给师父行了礼,又挺着胸脯炫耀新衣,“奶奶,穿这身衣裳跪祠堂,一点都不冷!”
方莲摸着他的头,眼里满是疼惜。
今年的衣裳是宋鱼买的,料子实在,不像从前总委屈孩子。她这当奶奶的,从前是太钻牛角尖了。
封奎摸着自己的荷包琢磨——明日徒儿来拜年,得包个大点的红包。这孩子,以前是受了多少苦啊!
没一会儿,宋小山也来了:“大奶奶,我娘让我给您送年礼。”他拎着个大篮子,里面有糖果点心,一份熏好的肉和内脏,还有一小罐菜种粮种。
他们虽以打猎为生,却总记得送种子的老规矩,算是没忘本。
喜欢。
第59章 春节(2)[2/2页]